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弃房事件频现 温州经济危机隐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记者 李成成 报道

  

  近来,温州房价大跌,并频频出现弃房事件,购房者主动将房子丢给银行,不再偿还银行贷款,房地产泡沫危机隐约可现。2011年爆发的温州信贷危机还未远去,而如今的温州形势亦不容乐观。

  温州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人津津乐道,温州已经成为经济与富有的代名词,曾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资本积累的温州,面对如今劳动力身价上涨,产业转型势在必行的形式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房价跳水 弃房频现

  

  如今温州的房价可谓是与日俱减,截至8月,温州房价已经连续24个月下跌,跌幅已在30%至40%之间,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还可能会下降10%左右。温州的房产面临危机,曾经在温州房价高企之时购买房产的购房者,现在几乎全部被套牢,甚至出现还贷高于房价的现象。

  于是,越来越多的购房者主动将房子丢给银行,停止还房贷,而房贷的银行却成为了房东,即使银行十分忌讳此种断供行为,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温州银行已经面临大量的弃房事件了,尤其是在这两年,在房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对此温州法院方面也曾表示,现在,拍卖成交价低于银行贷款的房源经常出现。”以前这种“倒挂”房源极为少见,但这两年越来越频繁,好多房子不在市场价基础上打折卖不出去,而即使打折卖了以后还不够偿还银行贷款。

  温州的财富神话如今已经被频频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所取代,不可否认的是,在房地产市场兴奋的时候,一味地将投资砸到房地产上面,高楼越盖越高、城市越来越漂亮,但是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萎靡现象,就会滋生危机。当楼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时,其一枝独秀的状态终究不能保障经济长久地稳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楼市也是市场,既然是市场就有波动的时候,可能会上扬也可能会下跌,这是市场的特征。谁也不能保证楼市可以一路辉煌而不萎缩,有暴涨必然会伴随暴跌。而房价的暴涨和暴跌会令城市陷入困局,尤其是以房地产经济为主要力量发展的地方,其影响会更大,暴热与爆冷,将会成为其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

  而今的温州,就是上述情况的实践者,包括神木、鄂尔多斯等城市都是如此。当经济被带动之后,积累到一定的财富之后,就不顾一切地投资固定资产,大兴土木,修建一座又一座的高楼,即使房地产的容量已经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数量,依旧不忍舍弃房地产这块大蛋糕,以致于到想放弃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而在房地产这个市场里的或明或暗会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房地产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俗话都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牵的还是房地产这个大头,将会有更深更大的影响出现。银行、投资者、开发商、地方政府等等诸多利益关系方都与楼市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楼市出现问题,这些关系方都将受到牵连。

  此外,房价的下跌导致的弃房现象,还将影响到资金的信贷体系,最终破坏社会信用体系。当开发商、炒房者以及担保机构都纷纷跑路的时候,社会的信用体系将会被破坏,更有甚者,私人借贷、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影子银行体系也将受到影响,出现崩盘现象,致使银行和影子银行都收紧资金链条,而这又将把温州经济打入更冷的冷宫中。

  信贷危机还会来袭?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11年信贷风暴的发酵线路图:温州人靠低端产品完成资本积累→→抽离实业赚快钱(炒房炒矿炒物资)→→被套或亏损→→贷款→→孤注一掷想扳本(加倍炒房、炒黄金白银期货)→→银行信贷收缩→→借高利贷还贷→→想继续贷款→→贷不到→→借高利贷借新还旧→→演化成金融传销炒钱→→房地产难出货及金银期货大跌→→借债人跑路→→金融传销击鼓传花游戏中止→→高利贷资金链断裂→→民间债务危机。

  2011年,据全国工商联在17省市的调研显示,90%以上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另有数据显示,那时商业银行指导利率水平是7%左右,而体制外“委托贷款”利率却高达20%以上,浙江民间借贷利率最高达180%。

  银行贷款无门导致企业把资金需求转向民间借贷,然而民间借贷有着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尽管如此,民间借贷依旧成为了温州首选投资的替代品。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温州模式在那之前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

  那一时期,在温州等地,超过50%的小型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完成融资,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市场,其民间借贷规模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资金规模达到1100亿元。

  由于天量信贷导致的资产价格飙升,进而成为民间资本追逐利益的主要阵地。而官民利率歧途,更助长各类资金违规运转的热情,这就对温州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其带来的后果就是:大批中小型企业倒闭,老板纷纷出逃,温州40多家出口型导向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0%,亏损面超过1/4。

  信贷危机一旦出现,就会波及经济的各个方面,对金钱的无限追逐,让投资者们把眼光投到房地产、资金借贷这些利润回报高的行业上来。也正是由于此,才致使经济泡沫愈演愈烈。看看现在的温州,中小企业贷款难,房价严重下跌,之前投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多有损失。经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劳动密集转型

  

  温州是一个借助廉价劳动力发展轻工业产业的城市,并且做出了瞩目的成就,服装、鞋业、皮革、眼镜等等产品都是其拥有的主力行业,这些产业利用其成本低廉、价格实惠等优势特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形成了不小的品牌竞争力。而这些轻工业产业也成为温州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据了解,近10年来,温州本地现有的工业企业整体外迁企业对外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其投资也主要集中在服装、鞋业、塑料制品、玩具等行业里。

  温州形成的产业优势无疑依赖于密集的低廉劳动力,而现在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状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成本的上升,就使得温州地区的产业失去了其成本低、价格低的优势,这样一来,工厂如何竞争、如何持续发展呢?此外,其产业结构单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是弊端之一。

  众所周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为其缺乏核心技术,且利润较低,就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冲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力越多,企业的负担也就更重,由此其招工也就变得困难。由此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阻碍工厂的正常运作。

  一些生产经营本就不大顺畅的中小企业也就不得不面临严峻形势。而依赖于此的温州,其经济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型,这是无可厚非的,只有这样,才能挽救其经济。

  可以看到,现在的温州企业尤其是中小企的生存环境是十分严峻的,一些工厂甚至面临停产、倒闭的形势。若要挽救其颓势,势必需要产业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要完成这些事项,就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撑。

  而另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中小企融资难。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较为苛刻,中小企业提出的贷款要求的实现率是比较低的。7月份温州举行的“银企座谈会”便成为了企业对银行的声讨活动,企业贷款难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这也就是高息贷款、私人贷款、影子银行盛行的催生因素之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这是无可否认的。否则,温州的轻工业产业乃至中国的轻工业产业的竞争力都将被削弱。未来是技术的天下,因此,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是其出路。温州素来以轻工业著名,其资金的积累也是由于诸如服装、鞋子等轻工业产业的发达而来的,其房地产也是基于此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轻工业是温州经济的基础。若要持续发展经济,缓和现在企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严峻环境,就必须得让产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加快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炒作经济和泡沫经济,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

  轻工业、房产、经济以及银行、炒房者、信贷机构等都是经济发展共同圈中的关键因素,正是由于这些方面才组成经济的循环发展,但是经济的循环发展须得是良好的,若不幸走入恶性循环中,将为经济你带来无可估量的影响。为此,须要做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各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