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秀玉
15、“大创新论”
双星人的“大创新”涵盖了理论创新、政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等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双星人革了计划经济守旧思想的命,提出了“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全员都创新”的创新理念,创造了“全员创新、团队创新、联合创新、深层次创新、捆绑创新、渗透创新”的创新模式,“打响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实现了从理论创新到创新意识、创新对象、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内容的新变化,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潜能。
双星全员创新,一是打破了创新的神秘感,实现了“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全员都创新”,一场商战中的群众性的、人人参与的“人民战争”打响。二是打破了旧传统、旧模式、旧方法。通过创新,使许多过去根本不敢想、根本不可能、根本办不到的事,不仅敢想了、可能了,而且办到了,外国人能造,我们就能改。
16、“三七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制造加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想提高潜力不大时,汪海认为“市场无止境,名牌无终身,管理无句号”,提出了“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的“三七论”。
汪海针对中国制造加工业的管理现状和管理实际,针对双星是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企业的情况,认为“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提出了“软橡胶,硬管理;硬机械,细管理;小商品,抠管理”、“内部承包股份制”、“精细化管理”等管理新理论,带领双星人敢于彻底冲破计划经济的管理旧体制,创造了市场经济管理新模式,使企业的整体面貌和综合管理水平进入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17、“红专论”
市场经济的“红”,首先是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热爱名牌,为企业和名牌乐于献身、甘于奉献,这是“红”的基本标准和条件。端的是企业的碗,吃的是企业的饭,拿的是企业的工资,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与企业、与名牌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热爱名牌、忠于企业,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红”的表现。除此之外,市场经济中“红”的核心是敢拼搏、敢竞争的精神,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和强手对着干的士气。假如没有这种精神,没有这种士气,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干不成。市场经济的“红”和“德”是相通的。要想达到“红”的标准,必须把好道德关,领导和管理骨干在工作中,一定要主持公道,坚持正义,树立正气,带好作风,从思想作风和道德素质上真正具备“红”的条件和标准。
市场经济的“专”和“才”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专”,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只有“专”,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独有特色;只有“专”,才能体现出比别人的高明和优秀。从技术角度讲,“专”的概念主要是指:掌握了别人没有的核心技术,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或设计,在制造上精通别人做不到的,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在世界鞋业里,双星的管理之所以能叫同行信服,之所以能够创出自己的特色,就是因为拥有管理一流的工厂,管理上做到了“专”,达到细、精、认真、严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