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盈寸小壶藏乾坤 把玩掌中寻雅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北 商

  

  鼻烟壶,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鼻烟壶——这个西方世界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也算是一个传奇,中国的能工巧匠和文人雅士们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世界里,美丽与意境由内而外地展现出来,含蓄而又厚积薄发,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奇异载体。虽然鼻烟已经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鼻烟壶却因其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成为历代收藏家掌中把玩的珍品。

  

  中国传统工艺的浓缩

  

  鼻烟壶并非诞生于中国,而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却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后的结晶,是我国古代艺术品中成长最晚的一门,在中国被发扬光大,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壶”。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鼻烟先在宫廷、王府中得到应用,到清代已在社会广泛流行,用来盛放鼻烟的鼻烟壶也成为人们显示身份和馈赠亲友的时髦物品。

  中国自制鼻烟壶于清初,不仅内府制造贮鼻烟的玻璃瓶,而且在民间也大量制造,只是称之为“瓶”而非“壶”。在康熙末年,鼻烟瓶才改称为鼻烟壶。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诸代,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各色精品美不胜收。清朝末年,旱烟、水烟、纸烟逐渐代替了鼻烟,它最终被社会淘汰,但鼻烟壶则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继续为人们研究、收藏、玩赏。

  收藏鼻烟壶是赏心悦目的事,目前没有一种工艺品能像鼻烟壶一样涉及面如此之广。 鼻烟壶“身高”仅五六厘米,却浓缩了中国大部分的传统工艺。在材质上,鼻烟壶有料器、玉石、有机物、陶瓷、金属、内画六大类,在制作工艺上集书画、雕刻、精铸、镶嵌、焊接、烧结、锻造、点蓝、珐琅、黏合、模压等各种技术于一体,各种因材而宜的造型同样让人目不暇接。因此,只要有了爱好鼻烟壶的经历,藏者会掌握各种材质、绘画、工艺美术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所以人们将鼻烟壶称为“集中国艺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在鼻烟壶的工艺发展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内画壶,这种内画壶出现在道光年间,所谓“内画”,是在壶内作画,艺人用小竹签弯成钩,或在竹签上绑上狼豪,伸到壶内,再经过磨砂的内壁作画。这种画在方寸之间,能画出万里山河和各种人物、花鸟、草虫、书法等,使国画技法在壶上得以充分发挥,以至于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自清乾隆嘉庆时期,内画鼻烟壶出现,由于它结合了鼻烟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中国书画艺术,加之高难度的内画技法,所以一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发展至今形成了京、冀、鲁、粤四大内画流派。

  鼻烟壶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容易保存,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家中储存也不占很大的空间,遇有兵荒马乱可以随身带走。闲暇取出一两件鼻烟壶把玩,经过手长期摩娑,即变得油润可爱、光鉴照人,既将鼻烟壶的品相玩好,又活动了手的筋骨,有利身心,两全其美。

  

  收藏潜力大 淘货需谨慎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鼻烟壶从其诞生以来,藏家就对其青睐有加。从20世纪90年代鼻烟壶首次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露面,到1994年北京翰海首开内地鼻烟壶拍卖,鼻烟壶在艺术品市场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一批由清代皇室制作的鼻烟壶在西方藏家心目中具有很高的认可度,鼻烟壶成为与瓷器、青铜器并列的海外中国文物收藏三大门类之一。近几年,鼻烟壶精品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开始引起藏家关注,因为起步较晚,很多人看好其在国内市场的上涨空间,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投资收藏鼻烟壶,其未来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

  在巨大的收藏升值潜力面前,专家提醒刚入行的玩家,在收藏市场中淘鼻烟壶时要特别注意鉴别赝品和仿品。各类鼻烟壶中,瓷器鼻烟壶最容易造假,鉴别时主要看鼻烟壶底部的落款,一般赝品很难仿造出落款优美的文字。其次是象牙鼻烟壶容易有赝品。真正的象牙作品为乳白色,年代久远的会泛黄,而且真象牙会有网络状的牙纹,天然的牙纹,赝品不能仿制。第三就是骨雕类鼻烟壶。现在有不少人用树脂或骨粉合成制作鼻烟壶,仿制手工雕刻。这可以从骨纹上予以鉴别,年代久远的骨头会有顺势的细纹,骨粉合成的没有骨纹。此外,从图案和刀法上也能辨别出是不是手工作品。

  鉴别鼻烟壶优劣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古玩的鉴别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辨其真伪;一是鉴定其优劣。专家指出,若想收藏老鼻烟壶一定要拥有一双慧眼,防止购买赝品。受早期鼻烟壶高价的诱惑,现在不少能工巧匠仿制早期鼻烟壶,部分已经达到乱真的程度,不少人购买了这种赝品却浑然不知。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花大财力、精力搜寻早期鼻烟壶,还不如搜集近代名家佳作鼻烟壶。若是抱着把玩的心态,则以购买价格较低的料质鼻烟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