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4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喜迎发展拐点 2013中国国际机器人展热力十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严曼青

  就连主办方都没有料到,2013中国国际机器人展气氛如此热烈。专家表示,机器人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将延续自动化的趋势,同时机器人的应用还会延伸到消费品领域。目前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大力宣传展示,前景不可限量,而2013年将成为这个行业产业化发展的拐点。

  市场井喷 展会是“及时雨”

  据中国工业报报道,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EO圆桌会议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工业机器人供应商集团主席安德烈亚斯·保尔博士宣称,据IFR统计,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达240多亿美元,为历史上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的第二高位。当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使用工业机器人总量的第二大国。

  据了解,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而真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则是在2010年。当年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一跃而达到5.2万台。2011年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则达到2.2万台。

  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如何?安德烈亚斯·保尔博士表示,2013年,世界工业机器人的销售还将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其中,亚洲市场2011年、2012年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都创历史高点。目前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德国。这几个国家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加起来,占世界总使用数量的70%。

  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王田苗分析说,未来中国制造业还将以一定速度向前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会随之前行。另外,近几年来,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每年以4%的速度下降。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机器人成本的降低,对机器人的需求必然会剧增。因此,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2013年将成为这个行业产业化发展的拐点。他还预测,未来不仅工业机器人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服务机器人也将进入家庭,“每家都有机器人”。这时候,“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可以是机器人技术,也可能是机器人模块”。

  更有业内乐观者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而重庆机器人推广协调办公室还预测,到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全球销售量将达20万台,其中中国3.5万台。

  事实上,就连主办方都没有料到,2013中国国际机器人展(以下简称 CIROS2013)气氛如此热烈。

  共同赴会 地方政府制造商产业园齐心协力

  和一般展览会不同的是,CIROS2013不仅有制造商企业广泛参与,而且有很多地方政府率领本地制造商共同参与。这些地方政府的官员还肩负着为本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招商的重任,充分显示出地方政府对投资和建设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关注。安徽省芜湖市常务副市长丁祖荣、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金东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尹华川、青岛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尚立群、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副区长谢国高都在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主论坛上做了推介。

  尹华川除了政府官员的身份之外,还是当地机器人产业推进发展协调办公室的主任。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制定政策,并配套资金、人才等。尹华川介绍说,目前重庆已经成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入驻26家工业机器人的集成企业。依托重庆市汽车和摩托车两大产业,预测将新增工业机器人需求4.5万台,整机的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元。2015年重庆将成为初步集集成、整机、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集群。2020年重庆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还会发展服务机器人,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青岛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尚立群介绍说,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在CIROS2013上的展位面积为96平方米,并与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昱臣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青岛科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园区企业同台参展。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占地1000亩,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研发设计和集成服务,将主要吸引国内外优秀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以及配套企业入驻。

  而在CIROS2013展场上,记者还遇到了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局的副局长王凯,他告诉记者,他们原计划也要在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上做一些推广,但后来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他们就到展场与一些重点企业进行一下交流。

  展示是开端 专业化和配套服务需跟进

  在总体乐观的氛围下,未来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乃至机器人行业将如何发展,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安德烈亚斯·保尔博士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机器人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将延续自动化的趋势,同时机器人的应用还会延伸到消费品领域。目前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

  王田苗列举了当前制约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四大要素:第一,用户市场的需求增长必须强劲;第二,机器人成本低于人工成本时,将会有一个需求的剧增;第三,工作环境、社会服务成本因素的影响;第四,机器人的工艺需成熟,可靠性需增强。由此,王田苗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目前存在四大难点。第一,需要重视工业机器人的成套工艺和系统集成商。工业机器人的运用一方面需要规模化,另一方面,当工业机器人投入应用时,它并不是一个单体,而是必须要与产品的制造工艺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发挥效率与作用。第二,机器人主机的成本、可靠性、品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第三,核心部件是关键,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几大关键部件。有些部件,中国目前还需要依赖进口。第四,产业发展需要技术和商务创新。

  在谈到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模式时,王田苗表示,库卡、ABB、发那科、安川号称工业机器人中的“四大家族”,占据世界60%~80%的市场份额,专业化生产的时间长达40年以上。因此,在与这些世界级对手同台比拼时,中国一方面需要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加入,支持它们用心做好专业化产品和配套服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产业化合作。与此同时,也要培养龙头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