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德锐
他学历不高,却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从操作工到工长,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在工作中,他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车间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他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车间员工心目中的好党员。在他的带领下,车间2012年产值、工时同比分别增长235%和133%,创车间历史新高。他就是东风德纳车桥十堰部件厂2012年度四优党员、四车间工长——陶双武。
员工心中的“拼命三郎”
夏日的一大早,笔者见到四车间工长陶双武时,他正在该车间重型车轮毂线调试机床,从他通红的眼睛和满脸憔悴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自从该车间按照厂部计划提升重型车轮毂线生产能力以来,连他自己也记不清这到底是多少个不眠之夜了……
在四车间,陶双武有一个外号叫“拼命三郎”,这是车间员工给他们的工长起的。在四车间员工的眼里,陶双武每天总是泡在生产第一线,工作起来像一只旋转的陀螺,一刻也闲不住。了解他的人找他首先去车间现场,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总能看到陶双武忙碌的身影,要么是汗流浃背地在解决质量难题,要么是双手沾满油污地在调整机床,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不了解他的人说他“傻”,作为工长他可以坐在办公室做一些传达指令、协调工作之类的“活”,而他却认为,自己是工长,又是一名党员,抓各项管理工作必须要以身作则,只有多深入现场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最新的信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车间的管理水平。重型车轮毂线是工厂产能提升的重点项目。生产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品种转换,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通线以至于形成量产,是实现产能提升的关键所在,而摆在陶双武面前的却有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整条生产线只有一名正式员工,其他均为刚进厂的劳务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面对困难,他不等、不靠、不发牢骚,自己亲自深入到每道工序,手把手地教员工更换夹具、调整刀具、测量零件……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新进员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生产需求。
作为工长,陶双武在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总是冲锋在前。重型车轮毂线50序数控钻床是该线的瓶颈工序,设备故障频发,给生产任务的完成带来很大的困难,陶双武一方面积极协助职能部门做好设备维修,一方面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另辟蹊径,利用车间闲置的摇臂钻床加工零件。对照工艺卡准备夹具、钻头、调整机床参数、教员工如何操作……在他的努力下,保证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6月24日上午11点,四车间接到生产科紧急通知,要求该车间务必在中午12点以前生产入库10辆份Q1-35S23SY-01065/66总成,而此时总成线的员工还在家休息(受物料影响,车间安排他们下午上班),临时通知他们上班,时间已不允许,刻不容缓,怎么办?“我们干”,陶双武一声号召,带领轮毂班班长周继涛来到装配线,压钢圈、拧螺母、打风枪……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在12点以前将总成入库。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份以来,陶双武已累计加班320多小时,相当于40多个工作日,“拼命三郎”的绰号也由此得以诞生。
女儿眼中的“坏爸爸”
陶双武的家离厂比较远,由于工作忙,只好把上幼儿园的女儿寄养在亲戚家,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可是因为经常加班连班到很晚,有时一个月下来,父女俩也见不上一次面,更别说带女儿出去玩。慢慢地女儿有了意见,嚷嚷着爸爸不喜欢她,是个坏爸爸。陶双武有胃病,不能吃方便面和一些硬东西,每每遇到加班,他爱人就会把饭送到车间,即使这样,他也会因为工作忙而经常错过吃饭时间。看到这一切,他的爱人很不理解问他“这么玩儿命地工作,为了啥?”,每到这时,他总是憨憨一笑,“现在产量大,任务重,大家都干的很辛苦,我是党员,更应该起带头作用。”
提到女儿和爱人,陶双武有说不完的愧疚,他说只有忙完这一阵子,再去好好地补偿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