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春茧收购价格攀历史新高,春茧化蛹率高、解舒好、茧丝洁白,整体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优质茧的收购价达到了50元/公斤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收购均价每公斤增长了8元,接近历史最高点。”6月21日上午,在苏通丝绸门口的如东岔河蚕茧收购站,该公司副总经理许正林兴奋地告诉记者。
“我养了一辈子的蚕,还没卖过这么高的价格,我养了2张种,产得102公斤茧,差一点就卖得5000元了,真是想不到,争取下一批多养一些。”岔河镇古坝社区的老孟摸着兜里刚卖春茧得到的报酬开心地说。6月中旬以来,在苏通丝绸各个蚕茧收购点门前每天都车水马龙,蚕农们看着筐里雪白的蚕茧,有很多个像老孟这样的蚕农难掩内心的喜悦,兴奋地排着长队等待茧站工作人员过秤。据介绍,今年苏通丝绸用于春茧收购的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企业改制以来,已经为如东周边茧农增收达6亿元人民币。
苏通丝绸是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40多年的丝绸产品生产制造经验。持续多年的创新,企业已由单一的缫丝发展成为了蚕种繁育、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绢丝、织绸服装、床上用品等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为了解决企业的生产原材料的后顾之忧,苏通成功收购了原如东丝绸公司旗下的全部乡镇蚕茧收购站资产,使企业成为国内拥有完整产业链、最具竞争力的丝绸服装品牌之一。
产业基地的建设,事关茧丝绸企业发展后劲。为了做好周边桑蚕产业基地建设,苏通丝绸专门组建一支由高级农艺师组成的桑农专家服务组,定期上门指导桑农种养殖,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利益为纽带,以合同为依托,企业与桑农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该公司通过建立生产基地,与蚕农签订协议,以典型户培植带动蚕桑业发展,特别是典型户出售茧价比正常养蚕户价格高10%,实现了蚕业生产合同化、订单化,不仅保护了蚕农的利益,也稳定了公司生产所需的蚕茧来源。此外,苏通每年还拿出30多万元贴补蚕农,推广优良蚕品种,投资扶持小蚕共育室改造建设,通过补贴激励方式推广方格簇具等新型养蚕工具,提升周边桑农的蚕桑生产水平。(周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