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天价神水”的欺骗与“状元崇拜”的自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堂吉伟德 职员

  长沙某商店,有瓶装水被“供”在玻璃柜里,写明“贵重陈列食品,未购前请勿触”,这水一瓶卖214.55元,店员神秘地说,快高考了,此水可提高记忆,还拿出一份红头文件,上写该水可戒毒可治疑难杂症。有消费者说喝了想睡觉没其他感觉。(6月7日《长沙晚报》)

  神水的骗局,不需要专业的素养,稍具常识便可以轻易识破。然而假以“状元”名头,就能骗倒一大片,让那些对“状元”情有独钟的人不假思索趋之若鹜。可以说,有多少状元的崇拜与迷恋,就有多么神奇的“天价神水”,狂热的追求衍生了功利的商业炒作。“天价神水”的奇葩,何尝不是对“状元崇拜”导致的理智丧失的绝妙讽刺?

  当高考目的、人生追求都缩成“状元”的意图时,“唯状元是举”带来的必然是价值观全面异化,从教育观到商业观无一幸免。从之前的“状元内裤”,到后来的“状元奖励”,再到时下的“状元香”、“状元房”,都不过是同一现象的形式翻新。“状元经济”越疯狂,社会的价值迷失就越厉害。裹挟在其间的,是考生、家长和老师们。当“状元经济”升级了“状元崇拜”,而“状元崇拜”又催热了“状元经济”,二者势必陷入恶性循环。“状元崇拜”会固化分数重要性,将人以考分为标尺,量出个三六九等。在“状元热”中,“非状元”们的情感被漠视,利益被忽略;考生间的禀赋差异也被放大。

  商业本身取决于供需关系,商业的欺诈也有着现实的诱因。“中国食疗第一人”张悟本,“养生教母”马悦凌,这些“营养大师”的手段并不高明,其抛出的理论既反科学还反人类,但在“养生需求”的支配下,让人变得饥不择食,宁愿“亲伪学”而“远科学”,以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拨。“天价神水”般的欺骗之所以还广有市场,其因莫过于此。在“状元崇拜”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情况下,“天价神水”也会因之而疯狂。

  有了“状元崇拜”的自骗,才会有“天价神水”般的欺骗连绵不决。“状元牌”炒作已无什么新意,“老酒换新壶”也失去了审美感觉。“在同一条河里摔倒两次”之后,除了拷问监管的责任之外,是不是也应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让“天价神水”在市场上招摇过市?如果将其比作一出现实的荒诞剧,那么你我都是演员,只是角色分工不同而已。

  人若对一种东西过于迷恋,就会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自我保护的意识也会变得很差。有神化的追求,才有天价的神水。小到个人,大到社会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崇拜过于狂热”,乱象就会横生,并因之付出代价。“权力崇拜”会让官本位观念无以消除,“我的梦想是当官”就会成为全民理想,权力滥用也会难以禁绝。从个人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这样的教训很多。只不过,“天价神水”从商业的角度,对于世相人心和社会现象进行着构解与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