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财富论坛北京站盘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记者 蔡梦藜 报道

  2005年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于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已是财富全球论坛第三次选址在中国,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从1999年到2005年,财富论坛第三次落户中国,世界500强的企业大佬们对中国市场已越来越熟悉,中国市场也愈加开放。中国的与财富论坛的结合,已从初恋的热情迈向稳重成熟,议题富有反思性,前瞻性也更为具体。

  

  银行业改革引关注

  

  5月18日,“中国银行业改革近况”被作为财富论坛的专题讨论会。与会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表示,中国的银行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信贷的风险,第二是市场的风险,第三是操作上的风险。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中,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革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这种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行了公司的治理,很多中国的银行都有了独立的董事会。

  第二是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变化。他们在衡量不良贷款的时候,采用了新的衡量的办法。

  第三是资本充足率提高了3%,2003年中国的银行能够达到全球标准的资金只有0.5%,但是到去年就达到了47%以上。

  针对中国银行缺乏公司治理经验的担心,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澄清说,银行自身已经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从而改进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但这是一个逐步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此外,陈元认为,应该鼓励在市场上发挥作用的人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机制,包括在公司机构治理方面。这样可以使整个市场的运转更加健康。

  

  中国银行业也需“国际化”  

  刘明康表示,在海外上市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非常重要。银行应该接受来自市场的压力和对透明度的要求。虽然中国的银行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还是要面对国内和国外的资本市场,中国所有的银行都会考虑在海外上市。

  对于西方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银行改革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变二者的关系,陈元认为,银行改革与整个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密不可分。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将会在汇率机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者密不可分。从一般意义上讲,汇率僵硬的程度反映了经济僵化的程度,不仅涉及到金融业的服务,还涉及到其他行业的服务。所以从整个角度讲,银行对于货币的可兑换具有很重要的责任。

  因此,加强经济的弹性程度,促进公司的治理等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把这些大量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把人民币自由兑换完全放开。

  

  西部企业和市场

  能否引关注

  

  就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关系,参会大佬们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三星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尹钟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的西部仍不了解,对西部的企业更是知之甚少。一些对西部有所了解的企业家,也主要是服务于“内需市场”的零售行业,如百安居、家乐福等。且他们对西部的了解,更多停留在旅游、文化方面。

  沃尔玛国际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门泽表示对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表示对中国西安有所了解,比如兵马俑。美国著名调查公司ZagatSurvey的CEO Tim Zagat在接受西安媒体采访时更是直言:我对西部地区包括西安并不了解,仅仅是知道而已。近期没有在哪里发展的打算。目前公司主要看好的还是中国的东部地区。

  不过,中国西部地区事实上并非“一穷二白”,“不国际化”更多是由于交通的闭塞与地区经济不活跃所致。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元庆认为,西部有一些具备高新技术的企业,也具有丰富的人才优势。希望借助西部大开发取得更大的进步。

  联想后于2010年在成都设立了个人计算机的生产线,但所生产的台式电脑和一体机产品仍主要服务于内陆市场。西部由于“区位硬伤”,要像北上广那样实现开放和全球化,仍需寻找一个可抵消掉交通劣势的方式。

  无独有偶,主题为“中国新未来”的2013年财富论坛,《财富》杂志就将主办地放在了中国西部城市成都。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西部的潜力。

  

  财富论坛的中国意义

  与北京意义

  

  5月17日下午,随着财富论坛的大会演讲“全球、地域及本土品牌:谁是赢家?为什么?”的结束,北京《财富》论坛画上了句号。尽管会议仅持续短短三日,但其实际意义却远比会议本身大得多。

  

  财富“后时代”:从北京到全国 

  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手机的消费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手机用户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第二大公用互联网。去年,中国国内市场消费了2万多亿美元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拥有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以及越来越开放的营商环境,让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家从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的“投石问路”转变成2005年投资后的“开花结果”。尚未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无不想削减脑袋进入中国。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除了通过财富论坛展示自身的风貌与实力,同时也当好了“一国之都”的职责,为全国兄弟省市“做了嫁衣”。

  消息显示,在参加本届财富论坛的74家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半数企业确定了首次投资中国内地的计划。

  据有关人士透露,这30多个500强企业以往没有在中国直接投资,主要来自IT、金融、汽车及配套制造业,其投资形式将以并购和建立新公司或生产基地为主。此外,与会的12家美国500强企业也将与政府有关领导交换意见,在内地一些城市进行考察并制定投资计划。

  

  北京奥运会的深度预演

  2005年财富论坛,也被北京市作为奥运会之前的一场实战演习。体育经济,也被作为一个课题来讨论。此次财富论坛,奥运、体育等字眼无处不在。政府也希望借助这一国际性的高端品牌,让三年后开幕的北京奥运会走得更好。

  消息显示,中国邀请到曾经让洛杉矶奥运会因为“第一个赢利”而闻名天下的美国人尤伯罗斯。中国官员希望从他那里打听到让奥运会有效盈利而又不落俗套的秘诀的官员更想听听国际体育产业巨头们的声音。另外,北京市政府也通过财富论坛这一机遇,为北京奥运会募集赞助,并让已确定赞助的商人给予充分的支持。

  5月18日下午,2005年北京《财富》论坛圆满落下帏幕。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和北京市副市长张茅在闭幕式上发言。其间,张茅对与会嘉宾来北京出席此次会议表示感谢,并邀请与会者2008年重返北京出席奥运盛典。这也看出北京政府有意将财富论坛与奥运经济紧密结合,及论坛对奥运会、对北京市的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