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财富论坛上海站盘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蔡梦藜

  财富论坛上海站

  中国开放里程碑

  

  1999年9月27日至29日,主题为“未来五十年的中国”的财富全球论坛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开幕。出席上海《财富》论坛的包括来自世界各地超过300名跨国公司的首脑和代表,还有200名中国企业和官方的代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大会致开幕词。

  

  中国速度吸睛全球目光

  1999年的财富论坛,虽然讨论的重点是商业和经济问题,但由于主题为“未来五十年的中国”,故同时也将探索中国进入未来五十年所面对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科技问题。当时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三年,而中国却在整个亚洲一枝独秀——人民币没有贬值、金融体系保持稳定而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然而,那时的中国尚不如今天的中国那样开放,甚至尚未加入WTO。这更让中国的高速发展染上了一层朦胧,让制造业、金融界大佬十分希望亲临中国,直击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成就并了解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

  据相关人士介绍,1999年财富论坛选择上海的第一个理由,就是首席代表们希望论坛在中国举行。这些首席代表和商界首脑都非常清楚这几年在中国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特别是经济上的变化使他们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今年正值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所以他们认为,把财富论坛放在中国举行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1999年,虽然亚洲金融危机一直威胁着整个中国大陆,但中国在该年度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完成79553 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中国经济坚不可摧的增长力,充分说明了全球商界精英们关注中国的原因。

  

  商界大佬垂涎中国的再开放

  二十世纪末,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密集期。消息显示,1999年1月,国内首批20家私营生产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标志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合法获得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权利;3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消费信贷的品种除原来的个人住房、汽车之外,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统统被纳入其中;7月,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

  另一方面,1999年财富论坛召开之际,正好是中美解冻,关系重新向好的两年后,也是中国政府从英国收回香港主权与治权的两年后,此时,中国正在着手准备加入WTO。因此,中国这个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国家逐步走向世界,更让世界500强企业感兴趣。财富论坛在上海的召开,正好可以让全球商界借此机会同中国国内的企业、市场进行交流并做出判断,为更多跨国企业进入这个逐渐开放的巨大市场做好准备。而中国政府高层和本土商界精英,也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老总们交流的深入,开始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待外资。

  因此,有媒体评论,1999年财富论坛,是一个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发生的世界与中国的故事,同时,这还是一个崛起中的世界级城市,如何抓住机遇的故事。

  

  财富论坛的中外大碰撞

  

  1998-1999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极为深重的苦难。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自救,无疑成为各个行业的人士在1999年财富论坛上谈论的重点。除此之外,各路人士还有很多话想说。无数观点,让人看见了财富论坛与中国经济结合而碰撞出的火花。

  

  海尔经验:企业做大 还需做强

  参加财富论坛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后,有人对韩国式的大企业发展之路提出质疑,但韩国人创造 “汉江奇迹”的精神仍值得中国人学习,中国企业首先应当发展壮大起来。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看见一个巨人摔了一跤,我就拒绝长大。对于海尔而言,张瑞敏认为其终极目标就是快速壮大,挺近全球500强。

  另一方面,张瑞敏也不无正视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中国的许多企业往往是“各领风骚三两年”,有的企业今天还红红火火,明天就轰然倒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很危险,海尔明天怎样?永远是未知数。我们唯有认认真真、谨谨慎慎地做好每天的工作。海尔需要始终坚持顾客至上、现金流、技术创新三原则。核心能力是创新,落脚点是市场。

  此外,张瑞敏感觉不少大型企业在金融危机摔得很惨,无疑是扩张太猛,一些业务没有盈利的可能,却“好面子”不愿放弃。他表示:海尔目前是有很多产业,但不意味着会死守不放。如果有些产业采取了很多措施仍上不去,海尔就 会甩掉它,放弃它,最终目的是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他特别强调,企业不能仅仅停留于规模的扩张,而需在长大的过程中要更多注重是否强壮。张瑞敏的观点,放在今天,仍不乏实用性。

  

  通用汽车:十年前看准中国汽车的辉煌

  15年前,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尚不如今天那般势如破竹。但时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的理查德·瓦格纳已嗅到中国汽车工业“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

  在1999年财富论坛,他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称为一个奇迹,认为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中国人民的购买力也同样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 展,对汽车的购买也一定会有大幅度增加。

  瓦格纳认为,汽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推进器。如上汽通用这类合资公司会把从国外汲取的最新技术和专业技能融入中国,使中国的汽车工业和消费者都从中受益。十年来,上汽通用五菱等不少合资品牌创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车型的遍地开花,则是最好的印证。

  

  财富论坛的中国作用

  

  另外,上海财富论坛举办期间,正值中国准备入市期间。因此,推进中国加入WTO,也成为不少参会大佬的议题之一。对此,作为特邀嘉宾的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表示出了极大的支持。鲁宾表示:现在越来越清楚中国加入WTO对于两国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对中国有好处,而且对美国也有益处。同时,鲁宾表示,中国入世在美国国会依然有巨大的分歧,他将就这些分歧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建议。而就在财富论坛结束后不到两个月,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中国最终入世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石。

  1999年财富论坛的召开,无疑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里程碑。本届会议除了让中国市场被更多的跨国机构所“相中”,更提高了投资中国的门槛。就上海而言,其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浦东开发进行得并不顺利,不少公司的地产项目都经历了难产。

  最著名的是正大集团在浦东黄金地段的正大广场,从投资开发到最后落成长达10年,进展缓慢的关键原因便是基础建设不足,导致投资商缺乏信心。而财富论坛以后,不单止投资多了,据一位台商说:论坛后连投资上海的门槛都一下子拉高了。原来一个上千万美金的项目可以在上海走得很通,在此之后,没有上亿美金的项目,你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投资人——官员出席仪式、项目特批这样的优惠条件想都不要想。

  此外,财富论坛这类国际型会议,也给了中国政界和商界一次难得的平等交流机会。消息显示,1999年财富论坛年会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发言有近 120 人,都没有要求提供发言的文字稿。

  会议实际是建造了一个让大家充分交流的平台,为来自各国和中国的企业家、学者和官员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沟通的机会,使人们的思想观点在交流和撞击中得到启示和升华。这种让官、产、学在论坛上平等对话的做法与我国通常的研讨会有许多不同。

  在90年代,国内开研讨会,多数情况下由高级官员作报告,随后离开会场并不参加讨论。而在自由讨论和提问中,政府可以了解许多真实的信息,学习许多不懂或知之不多的新东西。商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可以更为透明地了解到政府的想法。这无疑为中国政界和商界下一步的工作都提供了良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