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事业部合伙人 胡文琦/文
企业生态:
“高息揽储、表外融资”是企业的生态链、现金链
地处并不算发达地区的K市,是中国古老思想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传统悠久、民风淳厚,而近年的远近闻名,却是显赫一时的几大高息揽储的地区之一,正如尽人皆知的温州、鄂尔多斯地区,有着近十年的民间揽储历史。
晚上10点以后还灯火通明的公司,用天然气储罐的出租车司机们更是耳熟能详,A集团,当地最大的矿产和房地产民营企业,正在大张旗鼓的推进着管理变革,群情振奋的场面,正如时下8月骄阳。
“如果你有10万元的资金,请你存到我们这里,一个月2分利。”K市的多数民营企业,或明或暗,常年上演四处揽储的游戏。在当地,听说储户有高额稳定的存储收益,托关系、找朋友主动要求存储的,也大有其人,甚至来自全国各地。
客户方曾请第三方为企业薪酬改革出谋划策,在一番调研后,第三方认为:目前大多数员工的年收入很高,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企业的高息揽储收益,与其说是雇员,倒不如说是股东,薪酬改革是没有意义的。
企业现金流多年不断,每个月近一千万的融资收入,保佑着企业资金链条平稳运行,年底拿到储息的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更是完全掩盖了心中曾经不安的隐忧。
温州、鄂尔多斯,这两只蝴蝶,静静的、频繁的扇动着翅膀,一个月后,多米诺骨牌效应在K市蔓延开来:“K市最大的某汽车租赁、融资公司,7月30日关门跑了,涉及金额很大,很多群众受害,老百姓欲哭无泪”。整个K市地区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企业正在开展的改革也似乎踩了刹车,突然减缓了脚步,公司员工面部神经紧绷,亲戚朋友的问询电话不断,“变什么、革什么”都已经不再重要,自己存的钱能不能按时兑现,却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在由秋入冬的10月,企业面向内部员工优惠6折售房数百套,短时间内一次性到位数千万现金,似乎可解燃眉之急,但在10月初黄金周的挤兑风潮面前,日峰值达5000多万,也是杯水车薪。
按月、按时、足量的发出当月工资、奖金,也似乎在一时间成了企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们紧锁的双眉间最要紧的事情,而管理变革重点之一,财务集中、资金集中的实际推进速度,在各子公司财务经理们看来,也可以先缓一缓了,毕竟,在月底、年根时,“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政治生态:
蓬勃发展期形成的“权利轴心”与经济大局动荡期的“信任危机”
A集团是民营企业,但与苏浙的家族式企业“举贤不避亲”的管理大相径庭,甚至连财务条线的岗位上也没有董事长家族的亲友把守,家族里没有任何亲属在企业内担任职务。
A集团是年龄结构相当年轻的企业,企业组织由简单羸弱,到紧凑有力,到体态臃肿。一路走来,曾经一起打拼起家的老臣、重臣,在企业内也看不到踪影,不存在站位不让贤的现象。
在集团总部,中基层管理人员中,中年女性员工与刚毕业不久的新人,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董事长办公室旁边的接待室,每天早上人满为患,方方面面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很晚,颇有朝见天子的味道。据说,连K市主要领导来访,也得排队等候,或许,正是这种“万众拥趸”的感觉,让企业家的尊严在此时体现的尤为极致,也颇为享受。在近400平米的、宽大的会议室中,在众星捧月的场面中,董事长是言论中心,权利中心,唯一决策人。
围绕着中心,集团上上下下忙碌着,为博得最高层的认可、赏识,形形色色的表演接连上演着。“宫廷政治”,曾经有不少人这么描述。
取得老板的信任,对在企业里工作的中高层员工显得尤为重要,是饭碗、也是护身符,甚至不惜以攻击并不相干的对方,来获取当权者的认同。
9月份,K市有不少老板跑路了、受损储户到政府门前集体下跪、企业员工人人自危。企业改革的整齐有力的踏步声,已迅速转变成凌乱的小跑,总部所有管理人员到业务一线窗口去劝阻要求挤兑提现的人群,财务人员四处出击,想尽各种办法贷款融资。10月份也确实是好日子,企业员工中结婚的员工也格外的多,附近酒店婚宴都被定得满满的。
将近两个月未发工资的分公司员工们,沉默着匆匆走过公司大堂中“化危机为动力,打造诚信企业”横幅时,表情冷漠,眼神似乎依旧是飘忽不定的。
在3月份,就已经成为管理变革受益者的第一批分公司经理们及其团队,薪酬水平几近翻倍,而要求兑现改革承诺的焦躁声音也似乎从未间断过,不安情绪似乎是稍显过头了。
众生相:各怀心腹事,犹抱琵琶半遮面
老板身边的人
有一群刚毕业不久的学生,貌似老板着力培养的苗子,负责董事长日常会议记录、精神下达、工作安排、生活安排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琐事,被员工们戏称“八大常委”,列席所有重要会议。整日忙忙碌碌,跑上跑下,年轻的眼神里透出聪慧、干练、机警,进门后习惯性的环视周边部门,一丝不易察觉的、或多或少的傲慢,也在幼稚的面孔上一闪而过。
有更多的中年女性,追随董事长至少四年以上的,担当着集团总部中层职能管理岗位,在各种会议上频繁出现,就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大事小情,发表着、发挥着、延伸着董事长曾经只言片语的讲话精神,不辞辛劳的转换着自己的角色,不遗余力的执行着、监督着老板的会议决策,三三两两的聚集着、相互之间猜疑着,出位的对手戏表演也从未间断过。
经理人
感恩者,少。受人滴水恩,世当涌泉报,这样的职业经理人,确实很少见,不争宠、不争利,在A集团中高层管理者中确有其人,虽处于众人拥趸之中,老板依然目光犀利,关注着、信任着,放心的委以重任,用人权、签字权、经营权直接下放。为数极少,或是唯一的遗憾。
利益导向者,多。看重、倚仗老板的个人资源、当地人脉、企业规模,手持每月不菲的收入。面对经济大局的震荡,“怨天尤人”的心态弥漫在各个角落,并未表现出应有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正是“认命、无奈”的心态,严重影响一线业务人员心态的稳定性,“人人自保、自寻出路”的小动作层出不穷。
老员工
无追求者居多。伴随公司多年,对公司有感情,也享受过高息揽储的收益,收入虽不比北上广深,但在K市,小日子过的也非常滋润了。公司发展不好不坏,年龄比下有余,跳槽的能量已然不足,自己的位置却也不上不下。
新人
迷茫者,左顾右盼、如坐针毡。近年公司新业务扩充势头很猛,虽无利润产生,但老板希望A新业务的员工素质从此脱胎换骨,从一类院校招聘的学生数量却已翻番,管理费用激增、办公空间严重不足。新招聘入职的毕业生们,没有固定的岗位,没有务实的工作内容,薪酬有限,在办公室坐上两三个月后,一部分人另谋高就、一部分人准备考研、一部分人备战国考或其他执业资格考试,还有一部分混迹于有着三、四年司龄的“老同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