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捍卫执法就是鼓励更多人守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明清石/文

  面对朋友张兄的“为何国内总有坑人的事情发生?出路何在?”的问题,昨天的博文《因怕吃亏便恶小为之》,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在自我看来,这是根本。但,面对当前的状况,可能更需要采取一些现实的措施来制止。

  其实,对违法犯罪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严惩不贷。每一个人都不会轻易犯罪,都是一步步挑战底线,结果铸成大错。

  我们看到的惩罚要么是隔靴搔痒,要么就是一棍子打死。而不是一以贯之的按照标准,没有商量。这样,每个人在犯规的时候,都不会心怀侥幸。

  在凤凰卫视举行的2012-2013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获奖者孙大文科学家面对现场提问,这样表述他眼中的食物安全。“在中国,食品监管的标准和设备都很好,关键是监管不力和处罚太轻。”

  我也曾在博文中分析过这样的现象。这些执法人员,最容易妥协,为什么能妥协,因为私利。当执法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剩下的就是违法者自我的膨胀和攀比,直至疯狂。

  除了执法者的私利,还有人情。有一个现象,就是在小城市,大家喝酒开始还是非常的普遍。为什么。一问才知,因为城市小,大家彼此都熟悉,即便不熟悉,几个电话总能找到相关熟人,酒驾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家都在消费这样的人情和社会关系。这也让很多人,身陷这样的人情关系,不能自拔。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举手之劳遵守规则便可减少大量的人际关系的成本。相反,我们看到的却是,不顾规则,有意破坏,因为总能找到人来摆平。

  这样的心态,就是一种对规则,对制度极大的破坏,对身边人都是一个坏榜样。这也给执法者带来了太多的阻碍。

  不可否认有的执法者却是想做一个好人。可,结果就是他会被很多人抛弃,包括他的同伴。因为他本身也不是一个人孤单的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他也有求人的时候。

  彼此都有一点空隙,利用工作的权力,留给对方相欠。试想,如果都彼此公正,不给找人者机会,更不给说情者空间。表面上看,大家都没有空间,却真真实实维护了那些心存规则意识,没有门路可寻的大多人公众的利益,这也是给一个公民安全感的重要路径。

  生活中,我常常会看到在小区或者停车场门口,开车的人和保安在争执。比如,你停车超过了时间要增加收费,比如你今天忘记带卡需要进门,比如你图一时方便把车随意停了下来。有时候,保安仅仅是多问几句,可有些司机就开始显得不耐烦。

  这些表面上都是小事,其实,内心缺乏的就是规则意识。试想,如果你正想从停车场出口出去,这时有一辆车要进来,你会作何感想,一定在说:拜托,这是出口。

  细细想来,遵守规则本身就是在捍卫自己的权力。你这样做,也会给执法者信心,给遵守规则的人一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