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经济数据的压制下,A股走势犹豫不决。随着资金使用成本降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越来越多,充裕的资金会带来明显的支撑。关注融资结构多元带来的投资机会。民间资金有望获得进一步发展。
经济数据打压A股反弹
上周A股,受外盘持续走高刺激,在金融、地产及部分热点板块如4D打印、文化传媒的带动下,延续反弹格局。尽管市场整体缺乏难以为续的投资题材,板块轮动也乏善可陈,但是,受红五月的憧憬,上周大盘仍获得少部分资金的关注,资金小幅度流入。
至10日收盘,上证指数周涨1.87%,深证成指周涨2.53%。不过,从盘面上分析,多空双方立场略显不稳,因看不清楚市场未来走势,左右摇摆、犹豫不决。
5月8日,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程定华,发布的最新策略报告认为,四季度之前,A股会在2000点至2400点之间震荡。
受4月经济数据影响,市场受打压明显。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4%。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4%;食品价格上涨4.0%,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9%。
值得警惕的是,每一次对消费价格指数解读时,多个专业人士均表示CPI上涨由鲜菜价上涨推动。菜价推动CPI走高的分析,会一定程度上掩盖CPI上涨的真相。因为,随着经济增速下滑,消费和投资支出会紧随下滑,而国民在除食品之外的消费支出下降会削弱食品支出的贡献作用。
4月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对A股影响明显。考虑到物价上涨及紧缩预期,9日发布的数据曾一度介绍上证指数5连阳。不过,从技术形态上看,在上证指数与深圳成指均突破下跌趋势线后,空头反扑以考验趋势线的支撑力。
从月线上看,尽管前3个月连续下跌,但相关技术指标并没有跟随下跌,MACD更出现严重钝化现象,DIFF上穿DEA后,紧贴DEA,暗示市场在下跌中稳步累积做多动力。有理由相信,市场会延续反弹趋势。
房地产经营风险累积
有消息显示,新国五条出台以来,地方政府刻意提高地价、压制房价,或成为压垮房地产行业高增长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持续缓慢高涨的房价,而地价成本显著提高,房地产行业经营风险显著降临。一旦经营成本增长幅度显著高过房价增长幅度的时候,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面临更多利润被消耗在成本支出中的问题。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没有显著增加。一旦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地价成本、人力成本同时保持上扬,而政府控制房价的措施严格落实,那么,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降临,房价泡沫离破裂为时不远。
央行网站9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7%,达到103.6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比年初增加2.8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从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资金成本走高的可能性不大。随着全球流动性保持持续宽松,货币供给充分,房地产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通畅,在房价保持缓慢增长的前提下,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各路投资资金青睐的对象。
从短期来看,房价会持续缓步上涨,有关企业的利润下滑不会明显放大,但累积的经营风险会影响和向上传导到银行。
资金成本稳步降低
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资金使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显示,今年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快。专家预测显示,今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可能进一步放开,有望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2倍。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银行会在优质项目上争相放贷,而限制资金流向收益率不高的项目。由于银行间的充分竞争,促使银行提高资金运用水平,银行间利润将出现分化。
值得指出的是,利率市场化应避免银行出现积极吸收存款、消极发放贷款的现象,以防止流动性陷阱。国外利率汇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市场化后,银行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存款利率至市场利率上限,同时会在优质项目上降低贷款利率,以抢夺优质客户。
有迹象显示,全球降息潮扩大,全球资金使用成本会保持持续走低趋势。
5月7日,澳大利亚成为今年第三主动降息的国家,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2.75%。5月2日,欧洲央行决定下调欧元区主导利率25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5月3日,印度继欧洲央行降息后,宣布今年的第三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25%。
降息会促使资本从收益率低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受人民升值因素影响,热钱持续流入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汇率已跌至6.1925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外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高达1.2万亿元。其中,3月份新增规模2363亿元,2月份2954.27亿元,1月份6836.59亿元。
有专家指出,仅仅公布外汇占款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公布外汇占款资金流向,这样更有利于社会了解风险点都聚集在哪些行业。
热钱流入引监管重视
不过,央行已逐渐意识到热钱流入的风险,开始对金融系统风险进行防范。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5月8日,时隔17个月后,央行重启3月期央票100亿规模发行。
发行央票对冲热钱,并非对热钱的控制和货币政策收紧的前兆。发行央票的目的之一,可对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调低账面风险。与直接利用利息手段相比,央票对银行体系内货币的调节温和很多,而且,对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控制效应不明显。
5月6日,外管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媒体称,该文件出台的目的之一,主要是打击虚假贸易。
据报道,在广州,部分贸易公司利用“一日游”业务,做大贸易额,骗取出口退税。部分企业为享受出口退税,将货物从内地出口到香港,然后再从香港将同一批货物进口回来。报道称,因出口贸易额与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缺口严重,由此引发外管局和海关总署的警觉,并开始严查。
某种程度上来讲,贸易数据造假与企业财务造假性质一样,不过一个是为了增加企业利润,一个是为了掩藏或虚增企业利润,两者都会带来虚假的信息,影响恶劣。
在投资意愿下滑、消费动能不足的情况下,金融体系内过多的流动性,会促使债券价格、资产泡沫、黄金价格走高。
中国黄金协会,7日发布的一季度国内黄金供需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黄金消费量320.54吨,同比增长25.6%;生产89.907吨,同比增长11.26%。
中国黄金协会预计,由于国际金价大幅跳水,导致黄金消费量快速增长,今年二季度,黄金消费量可再创新高。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管理层加大对理财产品、国债交易中违规行为的治理,均凸显管理层风险意识的加强,及严控风险的迫切愿望。
关注融资多元的投资机会
未来投资方向上,可适当关注融资结构多元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央行数据显示,我国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同比多2.27万亿元,融资结构更趋多元。
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政府投资的替代和有益补充。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
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力。多年来,铁路货运周转量一直占全国货运总周转量的70%。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所担负的客、货周转量均居首位,是我国综合运输网的主力。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00亿元、投产新线5200公里以上。
不过,有学者担心,最为关键的是,在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的前提下,考虑到投资风险及回报周期等因素,社会融资、民间资金会不会积极进行投资需要进一步观察。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政府投资过多,社会投资的市场份额就会减少,相反社会投资过多,意味着政府投资的减弱。在投资风险增加的前提下,政府资本退出,而鼓励民间资本接盘,也是业内人士忧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