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劳动牌”香烟
的由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唐为昌

  

  在上海老一辈烟民中,“劳动牌”香烟是刻骨铭心的时代烙印。所以在烟草博物馆烟标展区,时常会看到一些老烟民对展出的“劳动牌”烟标指指点点,并且说上一段与“劳动牌”香烟有关的陈年往事。

  其实,年长一些的人都知道,“劳动牌”香烟这个老牌子前身系“老刀牌”香烟。这段演变历史可追溯至一百多年以前。最初的“老刀牌”(PIRATE)香烟应属于舶来品。1902年,英美两国烟草联合在上海成立了英美烟公司,并在上海兴建厂房,制造卷烟。其中“海盗牌”香烟便是他们打入中国卷烟市场的一个品牌。“海盗牌”最初的烟盒广告画面是一个彪悍威猛持刀而立的海盗形象,他站在装备着火炮的甲板上,俨然一副掠夺者的面孔。而上方的字母“PIRATE”,翻译成中文是“海盗”或“强盗”的意思。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一些欧美国家通常把海盗当作英雄般对待,但在中国却恰恰相反,中国人一直把海盗与倭寇相提并论。在中国人看来,海盗就是侵略的代名词。所以,许多中国人看到这个广告形象后颇为反感。很快,英美烟公司意识到了这个不满的社会情绪,于是马上采取措施对烟标和广告画作了大幅修改:将上面一行英文改成中文“老刀牌”,船上的火炮改成铁箱,帽子上的海盗标记和嘴上的胡子都一一作了修饰和“整容”,原海盗手中的大刀也改成了古代的老刀。同时在“老刀牌”中文的下面又增加了一行拉丁文,翻成中文就是“杰出的作品”。经过这么一番改头换面修改后,烟标上原本一个杀气腾腾的海盗,变成了一个规规矩矩做生意的商人。修改后的“老刀牌”烟标还喻意:这位手持古代老刀的商人乘船来到中国是推销世界上最好的香烟“老刀牌”的。经过一番精心修改和市场推广后,修改后的“老刀牌”烟标总算被中国人所接受。从此,“老刀牌”香烟品牌在华经销至建国初长达数十年之久。虽从全英文、半中半英文到全中文的烟标演变,但画面一直未作大的改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夺回被外商占达半个世纪的烟草市场主控权,在华的英美烟公司也由国营上海烟草公司接管。1952年,中国烟草业开始对旧烟标实行整顿改版,以清除烟标上的洋文和糟粕。因祖国新生,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而且“老刀”与“劳动”用上海方言说读音近似,消费者易于接受,故“老刀牌”从此改版为“劳动牌”。虽香烟的品质没发生变化,但因烟标名称更改则彻底改变了它的品牌文化内涵,凸显了新时代、新气象、新内涵。为此,国营上海烟草公司通过媒体在原“老刀牌”香烟广告版特刊登启事:本商标即将改“劳动牌”,敬请大家留意。首版“劳动牌”香烟烟标以粉红细竖条作底色,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烟标图案设计正版主题为工农联盟图,画面左侧是一位农民手执镰刀在收割,右侧是一位工人在操作车床,背景是广袤的田野和新型的工厂;副版正中环绕“劳动创造世界”六字名言,上方是火车在高架桥上奔驰,下方是大型收割机在收割,一派丰收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1958年,我国进入大跃进年代,“劳动牌”改版为深桔红色,商标设计仅是一个素描图案,因铁锤、镰刀代表的是工农,正版一工一农并肩高举铁锤和镰刀,挺立在麦穗和齿轮组成的图案上,简洁刚练,正上方“劳动牌”三字闪着光芒,表明工农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副版图案麦穗和齿轮各半圆形组合而成,圈内前方为一台起重机高高吊起一台电机,喻意中国工农团结紧,工人阶级有力量。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多数烟标设计受到干扰,为体现时代性和革命性,“劳动牌”烟标的正版图案一度改成林彪题词:“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是在烟标上呈现为数不多的“林副主席”题词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被深深地打上政治烙印,亦极具收藏价值。1971年,林彪“9·13事件”发生后,“劳动牌”烟标仍恢复成“铁锤和镰刀”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