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加多宝向雅安地震灾区再次捐物。记者从加多宝官方微博上获悉,得知灾区缺水后,加多宝公司紧急调集第一批救灾物质,包括1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奔赴灾区,其官方微博还附上了照片,这一举动再次得到支持者的肯定,大家一起为灾民祈福。(4月21日《深圳商报》)
芦山地震信息发布之后,国内各大企业积极行动,履行企业的公民职责,纷纷表达向灾区捐款捐物的意愿。而从目前媒体公布的各大企业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情况来看,曾经向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亿元和向青海玉树地震捐款1.1亿元的民企加多宝这次捐款数额确实比较少,不过十来万元的物资。网络上一些网友督促和呼吁加多宝再次捐款1个亿,支持雅安地震灾区重建。不过,笔者以为,我们不应该对加多宝逼捐,不应该逼迫广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顾自身经营状况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应当尊重企业的捐款意愿和捐款数额。
众所周知,从慈善角度,企业向地震灾区捐款,不管具体的捐款数额多少,都彰显了企业的爱心,体现了企业参与慈善的行动,我们不应该以具体的捐款数额判断和评定企业爱心的大小。更何况加多宝在之前的两次大地震中共向灾区捐了2.1亿元,捐款数额位居国内私营企业之首,足以表达一家企业的爱心和对灾区的关心。
实际上任何一家企业确定具体的捐款数额,并不只是简单的考虑企业自身的规模,而是要根据企业当年的经营状况和实际利润来决定,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企业的实际利润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尤其是最近两年,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大多数民企经营状况大不如前,很多企业在挣扎生存,特别是加多宝。一方面加多宝遭遇王老吉等多家凉茶的竞争,市场份额遭到了一定的挤压;另一方面,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官司打到现在还没有彻底了结,而且加多宝在这起官司中一路败北,支付了大量的精力和诉讼费用。换言之,在经营困难的实际环境下,很多民企拿不出更多资金捐给地震灾区,这一点需要消费者体谅。
在政府有能力和足够资金解决芦山地震重建的需求之下,企业可以视经营情况捐款捐物,以不增加企业的额外负担为前提,更不要认为捐款少的企业就没爱心,就抵制捐款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