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鲁伟鼎:一肩挑财富 一肩担责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作为鲁冠球的儿子,万向集团公司总裁、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4年,23岁的鲁伟鼎从父亲鲁冠球手中接任万向集团总裁,成为国内富二代中最长袖善舞的那一个。

  ■ 董玲巧

  

  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浙江省两会上,人们看到不少浙江知名民营企业家第二代接班人的身影,包括宗庆后独女宗馥莉、广厦系楼忠福之子楼明、广宇集团王鹤鸣之子王轶磊、万向系鲁冠球之子鲁伟鼎等,他们年纪轻轻,不少都是“80后”。这些民营企业“二代”纷纷登上“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舞台。

  作为鲁冠球的儿子,万向集团公司总裁、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4年,23岁的鲁伟鼎从父亲鲁冠球手中接任万向集团总裁,成为国内富二代中最长袖善舞的那一个。

  

  初出茅庐挑大梁

  

  有一个“重量级”的父亲,对鲁伟鼎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父亲的一言一行从小影响着他,使他小小年纪便拥有了同龄人不具备的胆识与毅力。鲁伟鼎很早就被父亲送出国,学习企业管理,回国后到万向集团工作,1992年底开始任集团副总裁,力推万向钱潮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以及万向美国公司的创立。1994年,刚刚23岁的他就担任了万向集团总裁。

  初出茅庐的鲁伟鼎很有魄力,推行“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战略,完成了企业从“总厂式”向“集团化”的转变,实现了产品从零件到部件到系统模块的逐步升级,专业制造企业遍布世界各地。

  在海外,鲁伟鼎接连出手,进行了传奇般的并购整合。先是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舍勒,上演了“蛇吞象”的传奇;又在2001年入主美国UAI公司,一举打开了制动器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2005年,万向收购PS公司60%的股权,打通了向美国“三大”汽车企业的供货渠道。此外,万向还通过收购美国轴承企业GBC公司获得了完整的市场网络。

  2003年,美国《时代》杂志和美国世界新闻网联合评出了“200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作为大陆惟一的企业家名列其间。

  鲁伟鼎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将父亲的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将万向从一个国内制造企业推上了国际化、资本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更是一个金融投资高手。除了通过资本运作扩展万向在业内的地盘外,他更是将万向集团的触角伸到业外。除了很早就投资汽车类网站外,万向集团还是民生人寿的大股东。他最近一则引人关注的事是,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华谊公司的股东,成为创业板上的财富新贵。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2年,万向集团的国际化产出和投入都不出意料地强劲,一构建了“中国投资、美国运营、全球市场、创新技术、提升整体”的国际化平台。投资美国能源部出资扶持的5家清洁能源企业,发挥动力电池为核心产品的,追求储能业务为制高点的清洁能源商业模式,延伸投资燃气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以及煤炭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清洁转化等业务布局,体现技术差异化为核心战略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更高的起点上形成全球化的清洁能源产业新优势,为创造更加美好的能源未来尽己所能。

  万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接过父亲鲁冠球的接力棒。而万向集团不仅为中国轿车制造商提供零配件,同时将工厂开到了美国,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北美生产的每3辆车中就有1辆使用万向制造的零部件。

  

  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去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鲁冠球父子以163亿元列第22位。在浙江二代企业家中,鲁伟鼎属于最早走向前台的一批,1994年,23岁的他就从父亲手中接任万向集团总裁,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去年,他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奖。

  商海鏖战近20年,鲁伟鼎对做企业已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的眼中,做企业不单单为了赚钱,企业家不能和商人画等号:要有“法商”意识,企业家所有的商业行为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要做企业家而不是商人,做企业,不能单一追求商业目标,而要更多解决社会问题。企业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多,发展得就越好,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因此,看待各类问题时,不能从商人,而要从企业家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