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4
汉明 著
仓廪实而知礼节,河套地区的人本身就厚道,厚道是这里的古老民风,河套酒业原来就有厚道的传统,而张庆义的到来传承并升华了河套酒业的厚道。
河套酒业的厚道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从人心到事业到产业,厚道像一朵藏在阴山里的花朵,静悄悄地绽开,但最终香飘千里。
让我们还是回到原点,端详一下张庆义的厚道怎样修炼得来。
张庆义是苦出身,是个平和的人,他的性格中凝结了宽厚、仁慈、质朴、豁达、真挚,其中“诚”字是最重要的。“致诚则众德自备”,张庆义的自然质朴源于对诚的追求,他的仁、义、爱等德修皆源于“诚”,以诚为基础。
张庆义的道德人格不是刻意修炼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像水一样的自然流畅,像河套大地的高粱一般淡然绽放。因为道德不是表现或渲染,它一定是静静地生长,一定是默默地“润物细无声”,不是高远不可接近,而一定是像土地一样厚重、一样实在。
自然而素朴,平凡而高远。张庆义在谦虚中寻求智识,在乐道中践行美德,表现出一种纯真、笃定、泰然的人格气象。诚而后明,而后立,而后教,而后化育。这种气象一旦形成,自然不会停止,在家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在企业善待员工、善待经销商,从做人的至纯至真到做企业的至纯至真,这是一种自然的流动。河套酒业的企业风格与张庆义的人品人格一脉相承,散发着美德的淡雅浓香。
儒家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做人做到位,听起来简单,但却是一种守正创新,其难在此,其贵也在此;其成本在此,其生长也在此。大妙无言,大道无形,自身的修炼让万象因之改变。
第二章 天下粮仓 世界分享
铁腕治偷酒,发现即辞退,为什么敢碰这个雷?七十岁了,为什么还要为企业奔波?企业足够大了,为什么还要为未来做足够的准备?因为张庆义时时刻刻,想到的不是自己。用他的话说,企业家不是在享受业绩,而是承担责任。
大义辞表弟 铁腕治偷酒
采访河套酒业的知情人,提到河套酒业的关键性扭转,十个有九个会说到张庆义来厂后的铁腕治偷酒,有人甚至用戏剧《包公赔情》形容张庆义的铁面无私。
1991年,张庆义来到河套酒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偷酒成风。据说当时一根麻绳,一条麻袋,一晚上通过一堵墙,就能偷出很多酒,偷出建一套房子的钱,尽管那时候人们住的还是平房,但是即使这样,诱惑力也够大的。在河套酒卖得最火的时候,工人能偷出一箱酒来,挣的钱胜过一个月的工资。最严重的时候,整个班组合作起来偷酒。
当年厂里员工偷酒,变成了一种集体行为,法不责众。偷酒者以为,员工人人都偷你还能都开除?都开除,这企业不散架子了吗?但张庆义不信这个邪,散了架子停了工也得治理偷酒。
张庆义开大会发布厂长一号令,与大家约法三章,发现一个偷酒的,就辞退一个,就是皇帝二大爷偷了酒也得辞退。保卫科长如果循私也立即辞退。
保卫科里的人日夜值班,每到一个人走出厂门,彼此压力都很大。几天后,保卫科长来到张庆义的办公室,报告有人偷酒,先是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此人的名字,张庆义说你大胆说。保卫科长壮着胆子,终于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不说则罢,一说则吓人一跳,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总舅舅的孩子。怎么办?舅舅求他给表弟找工作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当年舅舅重病在床,把张庆义叫到跟前,说这个二小子你怎么也得给安排一下,当时厂里正需要人,张庆义就把表弟安排在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