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2013我国行业展会走势前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季鹏洋

  对于会展行业来讲,2012年是继续成长、走向成熟的一年。2013年,以北京为代表的国内会展及会奖产业在其覆盖行业的变化下发展如何?致力于会展的企业又将获得哪些发展?通过对业内人士的采访,从产业、企业、走向三个层面点击关键词,或可显示出会展行业2013年的发展趋势,嗅到不同行业会展需求的清新气息。例如工业、电力能源行业会议将一直保持高密度、细分化特点,将有针对性地挖掘行业需求,通过“做深”实现“做大”。

  从会展和会奖业的几大需求行业的情况来看,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受大的经济形势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受到的影响比较有限,主要表现在企业研发投入的减少、新产品上市速度的放缓,产品更新周期的延长等,企业会减少市场销售方面的会议和差旅支出。

  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产业的“此消彼长”和产品营销宣传策略的差异一直以来都要求会展、会奖业不能对他们“一视同仁”,细分化、针对性地挖掘行业需求,通过“做深”实现“做大”是会展会奖业对不同行业的不变“法则”。

  产业

  会议繁荣稳定 展览“谨慎乐观”

  尽管业内人士认为会展业在2013年会保持进一步的增长,但也有人表示要将“会议”和“展览”区分来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会议产业大会秘书长王青道表示,会议尤其是国际会议不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因为狭义的国际会议主要是学术性的会议。

  根据ICCA统计的数据,全球在世界各地轮流召开的会议有100600多个,这些会议中的学术会议占很大比重,相对于 “学术交流”的需求,展览和营销是附带职能,即便是经济环境欠佳,受到影响的不过局限在赞助商的层面,所以,会议学术的诉求决定中短期的经济环境下行对于会议本身及会议产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会议服务分为两种,在专业化相对较强的PCO(专业会议组织者)中,除了规模大、触及面广,长时间积累的客户是会议公司核心财富。这决定大型会议公司领先优势表现在品牌、客户、经验等方面,客户和经验的积累和口碑的形成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行业出现“黑马”的概率不大。

  对后来企业来说,短时间超越“前辈”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从产业格局来看,北京会议产业的佼佼者分为国中青为代表的大型会展公司(旅行社起家有上游采购优势)、信诺为代表的会展公司(公关起家有下游客户优势)及科协国际会议中心(行业专业优势)等几类寡头站稳国际会议市场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太剧烈的变化。

  企业

  “透明化”“规模化”“专业化”

  成为企业新挑战

  “规模化”体现在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在国内逐步建立起覆盖面更广的、管理更加直接有效、业务规模更加巨大的会奖服务网络。

  “透明化”则首先表现在价格更透明。之前,会奖企业是在酒店、航空公司等供应商报价的基础上给客户报价,价格透明度不高。现在越来越多客户在一些大型活动运作过程中跨过会奖企业,直接与第三方供应商进行沟通甚至直接付款,价格已非常透明。“透明化”也表现在执行操作中。由于国际上商业反腐法规的严格执行,跨国企业为了避免违规对其经济、名誉上造成的重大损失,对会奖企业操作流程及结算材料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往的抽审发展到全面审计,从最开始需要提供“第二方”(会奖企业)结算支持材料延伸至“第三方”(会奖企业的供应商)甚至“第四方”(会奖企业供应商的供应商),在国内行业素质与商业环境未尽成熟的条件下,“透明化”致使经营者运作成本大大提高,经营风险也大幅增加。

  就“专业化”而言,一方面体现在服务产品的专业化:随着网络通信等现代技术的更新发展,一系列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与产品不断被运用到常规的会奖服务当中,例如App、二维码、RFID、网络互动等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运作效能与客户满意度。 “专业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人员的专业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员工有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会奖专业,在教材和人员实习方面与旅行社密切合作,为会奖企业人才补充打通渠道。“专业化”还体现在企业内部分工上: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会奖企业逐渐从以往的粗犷式经营转变为精耕细作,内部分工更加细化,分化出企业会议、国际会议、展览、活动、广告公关等专业团队,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走向

  行业质变 资本先行

  在Info salons中国董事总经理顾学斌看来,接下来几年,在经济整体增长和细分行业的发展推动下,展会本身会更专业、规模更大,展览业展会之间、展览业外企和民营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从业态的融合来看,国内从纯粹展览、会议向以会带展、以展带会的方向发展。产业的资本化是一个大趋势,并购作为一种资源整合的方式,将呈现从“外资并购内资为主”到内资并购内资甚至很多内资企业正在寻求“走出去”的机会等“并购双方多元化”的态势,这里的“多元化”中的主体并不局限于企业,还包括主办方之间收购展会项目的行为。

  行业表现出的潜力、展现出的“蛋糕”已经足够大,行业规模也足够大。质变体现在非外企的主办方获得资本的注入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行业还需要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驱动行业的“自然增长”将被“资本化方式”部分替代。在2013年不单会形成更多的并购,国内场馆之间、服务商之间的管理输出也将出现。

  行业展会分析

  IT及电讯行业

  IT及电讯行业会奖需求近年发展平稳,在市场上占的份额逐年增长,但是这两个行业对服务商的活动创意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和服务细节程度均要求较高。

  汽车及汽车配件行业

  汽车及汽车配件行业除了看重服务商的活动创意能力,还比较倚重供应商的人脉关系,新服务商切入的难度较高。

  工业、电力能源行业

  工业、电力能源行业一直以来始终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其活动主要涉及大量的中小型会议和城市巡展以及中小型出境团组(部分高“创意”含量的市场活动),而且密度很高,对大型活动需求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