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谢明干
(接上期)
(二)美国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阻力较大,动力不足
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经济状况算是比较好的。危机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经济逐渐走上了复苏之路。2012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为1.9%,第二季度为1.3%,第三季度回升至2.7%,至此,美国经济已连续13个季度保持增长。这使美国的经济信心指数(指对经济现状的信心和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大幅攀升,从2008年10月的-65升至2012年10月底的-14。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提速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消费回暖,开支增长加速;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旧房、新房的销售量都保持上升趋势;私人企业保持盈利能力,制造业温和扩张;联邦政府开支增加,等等。预计美国经济将维持低增长态势,2012年约增长2.1%,2013年约增长2%左右。
但是国际经济界一致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仍然是孱弱的,动力不足,基础不牢。主要表现:一是其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国防开支和军火工业。第三季度的经济增幅中将近有1/3就是来自这方面,这个季度国防开支竟增长了13%之多。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二是2.1%的增长率不仅低于其潜在增长率(3%),也低于其历史上经济复苏同期的水平,即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历次经济复苏进程中第13个季度的增长率为3%~5.7%,平均为4.6%。三是所谓的“无就业复苏”。到2012年8月为止,美国失业率连续43个月维持在8%以上,创下二战以来的最长周期。9月份降到8%以下(7.8%),但总失业人数仍高达1209万,其中超过27周的长期失业者约480万;10月份失业率又回升到7.9%,仍比危机前高出很多。可见美国失业率高企问题远未解决,还没有形成把失业率大幅下降到危机前的水平的经济基础。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为鼓励企业和居民开支和借贷,刺激国内需求,加快经济复苏步伐,先后三次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目前已累计购买了约2.5万亿美元资产。如此庞大的流动性,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国缓解其经济困境,但量化宽松所导致的大量印钞,寅吃卯粮,使美元资产缩水贬值,财富蒸发,财政赤字大增。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美国现在背负着规模十分庞大的债务:2012财年(截至9月30日)美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已高达1.089万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财年超过万亿美元大关;政府未偿还的债务为16.06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03%;公众债务(财政部欠社保基金的债务)11.2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2.5%;公共债务总计28.4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79.9%。目前许多人很担心美国正面临的“财政悬崖”问题,有评论说这是除欧债危机外另一把悬在全球市场头上的魔剑,这两把魔剑正在捆绑全球经济一同走向“悬崖”。所谓“财政悬崖”,指的是美国政府打算到2013年1月1日,中止小布什政府颁发的减税方案,实行新的增税方案,2013年全国将增税5320亿美元,平均每个纳税人将要多交3500美元税;同时,启动新的“自动减赤机制”,2013年将削减1360亿美元政府开支,未来十年共削减1.3万亿美元。这两项举措关系重大,虽有利于降低财政赤字,但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增税会导致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减少消费,削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消费在美国GDP的占比中高达70%以上);削减政府开支会减少对失业人员的补助,减少医疗保健开支,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对此问题,美国两党主张不一,争论的焦点本来是应不应该全面提高税率,后来转为主要由谁来付税、付多少的问题,即富人加税门槛是年收入40万美元还是100万,未来十年增税1.2万亿美元还是1万亿,未来十年削减政府开支1.22万亿美元还是1万亿,提高债务上限并两年调整一次还是提高债务一年。据美国国会估计,如不能避免“财政悬崖”的出现,2013年美国实际GDP将至少下降0.5个百分点,经济将重新衰退,失业率将上升到9%以上。这对美国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对全球经济亦是一个重大打击。看来,尽管双方还在讨价还价,但为了国家的共同利益,双方最终是会达成一个折衷方案的。当然,避开“财政悬崖”,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那么庞大的债务问题,只不过是把债务往后推迟而已。债务问题仍将是妨碍美国经济复苏、影响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正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期所说,美国经济现在只是缓慢增长,真正复苏至少仍需几年时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