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煤矿工来说,能够在10多年的一线生产中杜绝轻伤事故实现安全生产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在地质复杂多变、冲击地压、高温地热的近千米井三下的下煤采掘中,这就是一个奇迹。这一点,王健做到了,他的团队也做到了。
王健,中共党员,山东丰源煤业北徐楼煤矿掘一工区区长。10多年扎根煤矿掘进生产一线,由于管理出色、贡献突出、成绩斐然,多次荣获市、区各级劳动模范、优秀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不仅收获了市、区煤矿行业所有荣誉的“大满贯”,2012年还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成为鲁南地区煤矿的“传奇人物”,被誉为“传奇区长”,他的事迹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1998年,19岁的王健来到北徐楼煤矿当了一名煤矿工。那时,掘一工区刚刚成立,他从一名掘进工做起,先后掌握打钻、爆破、喷浆、开绞车等技能,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由于技术过硬,安全素质高,王健被提拔为班长、队长、安全副区长。2005年,年仅26岁的王健被提拔为工区区长,成为当时全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那时,掘一工区全面接手西风井两条25度下山巷道开拓,巷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工期紧,任务重,既要保障安全生产,又要确保完成生产任务,这成为摆在新上任的王健面前十分棘手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为攻克这一难题,王健提出了“亮剑精神”,号召全体职工迎难而上,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开创了大倾角皮带运输的先河,实现了快速高效掘进。在安全管理上,他实行安全联保互保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突出细节管理、质量管理,确保每一米巷道的施工安全。通过科学组织,严细管理,工区的安全生产得到了极大的促进,生产指标节节攀升,取得了决胜开局之势的掘一工区,让领导和同行为之刮目相看,被誉为掘进“梦之队”。
从2008年起,掘一工区开展转入西风井近千米井下的三下煤开拓巷道以及回采巷道施工。新的困难又呈现出来:高温地热、冲击地压显现,等等。尤其是冲击地压,迎头煤炮频繁发生,有时一个8小班就连续发生10多次,落煤达到10余吨,引起了工人们极大恐慌。面对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王健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并积极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在矿上的大力支持下,他认真组织工人学习冲击地压的知识,提高了工人的防冲应知应会水平,推行新型锚索、锚网、让压锚杆支护技术,积极配合防冲部门开展防冲监测监控,全面实施卸压解危措施。一次,-820轨道顺槽频繁出现煤炮,迎头冒顶宽度达4米、高度达6米,大面积的空顶和随时可能出现的煤炮,致使施工无法进行。王健经过现场认真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用长钢管向迎头前探延伸,上覆钢筋网,逐步向前假顶支护的措施。他带头站到一线,打锚杆接顶,在井下连续工作了26个小时,直至空顶处理完,他才上井放心地吃上一顿热乎饭。经过多年的努力,2010年9月西风井如期实现试生产,掀开了北徐楼煤矿乃至公司三下煤开采的崭新的一页。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西风井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里,王健带领着掘一工区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已实现了安全生产15周年,创造了煤矿开采的安全奇迹。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王健凝聚了一套以“六个四”为核心的科学实用的区队管理法,引来了上级领导和同行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纷纷前来观摩取经。
(靳晓锋 黄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