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2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与烟站一起走过的岁月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董天学  

  

  我于1992年参加工作,被分配到烟草系统的最基层单位——烟站的一个烟点,至今仍在烟站工作,其间先后从事过烟站大多数岗位的工作,现已整满20个年头,亲眼目睹了烟草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烟草发展一年好于一年。

  

  工作条件的变化

  

  前些年,我们办公条件极差,有的烟点烤烟收购时只能搭个临时棚子,办公桌用的都是青一色的三抽桌,桌上各放一把算盘,计算器都很少,所有业务办理都是手工操作,我记忆犹新的是大家收购时算烟农卖烟的烟款最怕分分钱出错,晚上汇总时,如果有差错,一个大晚上都查不出错在那儿,只有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如是整数出错很快就能找出原因。付款时出现少付烟农会来找的,多付烟农是不会承认的,往往会出现多付的情况,一个月的工资倒贴的现象时有发生。汇总报表、统计报表弄得大家头昏眼花,业务办公效率低下。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现在可不一样了,特别是创建优秀烟叶收购站以来,房子内外粉刷一新,办公区、生活区相互隔离,设置了娱乐室、阅览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我最喜欢的是多功能会议室的设置,以往每年的烤烟收购助收人员、烟农、烤烟生产科技员等人数稍多的培训会议只能在仓库里进行,一床席子就地而坐,一块黑板,授课人干巴巴地讲,大家兴趣低,培训效果自然不好。现在,有电脑、投影仪,培训时,观看视频、图片,或是利用多媒体上课,语音和图画相结合,生动易懂,很容易接受,培训效果好。

  付给烟农的烟款全部实现电子结算,方便快捷,重要的是烟农的烟款安全、便捷、省时多了,烟卖完烟款自动到账,想用时就到银行取,不用时就存着,再不用费时排队取烟款了。合同签订更不用说了,烟农的基本信息录入电脑,耗时最多3天便可完成合同签订的所有业务,进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按键,需要统计的数据和烟农的基本信息全部一目了然。

  

  烤烟生产方式的变化

  

  牛耕、马拉、人挑的烤烟生产方式正在悄悄消褪,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耕地、机械理墒、机械移栽、机械覆膜、机械拔杆等全程机械化烤烟生产的方式,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缩短了烤烟生产周期,保证了烤烟在最佳生长期生长发育。当然,这些变化是跟烟草系统这几年推行现代烟草农业分不开的,是跟烟草加大烤烟生产投入和加大对烟农的补贴力度分不开的。

  刚工作的头几年,每年8月份收购烟叶,11月份才能完成收购,烟叶调运还得在收购结束后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烟叶收购都用磅称称,称多人多,纯手工作业,管理难度大,收购时间太长,收购秩序拥挤,烟农有时10多天卖不了一次烟叶,收购烟叶质量差。

  自1998年实行“双控”政策以来,推广“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实行入户预检、约时定点、合同收购、轮流交售、集中运输、定量收购,设立茶水炉、吸烟室、休息处等,做到当天来的烟叶当天收完,缩短了烟农等待交烟的时间,解决了烟农交售烟叶耗时过长的难题。而当天收购烟叶当天打包完,散烟不超过500公斤,及时调运仓库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烟叶收购质量。

  

  烟农意识的变化

  

  通过多年的努力,烟农种烟的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就拿烤烟移栽来说吧!过去催来催去的栽烟,烟农就是不急着栽烟,烤烟移栽耗时得一个半月左右,错过了烟叶最佳时间生长段。

  如今几年,烟农尝到了科技种烟的甜头、认识到了烟叶的生长时间段,移栽积极性提高了,每年清明节移栽,谷雨时节就结束了,用时20天左右,烟农知道种在后的烟叶内在质量差,特别遇九月下旬气温下降,烟叶烤不出颜色,质量差,卖不了好的烟叶等级,影响收成。所以,这几年,只要有新的政策、新的科技,烟农们都争着接受,什么发展烤烟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什么烟草机械化作业、什么揭膜提沟培土技术、什么100%商品化育苗都乐意接受。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推广,企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烟草人的生活水平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可见,企业的发展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只有提高烟农种烟的积极性,稳定种烟规模,提高烟叶质量,才是烟草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