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川渝五金机电业走向繁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高凡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西部的工业将得到飞速发展,目前中国西部制造企业仅占全国的9.8%,五金机电业仅占全国的8.95%,小五金仅占全国的4.28%。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踪迹”,如今正逐渐显现。据本报及相关媒体报道,特别是在川渝等西南地区,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重构,包括德国博世集团、瑞典轴承制造商SKF等,纷纷将投资的眼光盯准了机遇广阔的这里。在一系列“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这里正在悄悄酝酿着五金行业的新局面。

  “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万贯五金机电配送大市场三方共同签署共建中国青白江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中心暨亚太联合馆战略合作协议。”在2012年于成都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万贯分展场暨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上,又一颇具含金量的项目吸引着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企业家们。自此,西部五金机电业迎来了行业转型新时代。依托国家级展会,中国西部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每年参与的国际经济团体逐年增加,正在华丽蜕变为海外品牌走向中国市场、国内企业走向海外的高端平台。

  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商业嗅觉灵敏的企业,如博世集团、SKF等国际知名的五金龙头企业也“闻风而来”。据报道,博世集团看中了成都这块“风水宝地”。此前,博世集团已在成都经开区投资1.37亿美元(约8.8亿元人民币)打造中国第二个博世底盘控制系统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这也是博世在中国布局的最大生产基地。其后,博世将年产值20亿元的项目放在了成都。紧接着,博世不断追加在成都的投资项目。2012年6月和9月又先后将博世电动工具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和总投资1.2亿元的博世包装(亚太区)研发中心项目放在了成都。

  四川机电产业也在奋力抢占战略制高点。据成都海关统计,11月当月四川省机电产品进出口首次突破40亿美元大关,达到4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17.1%,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7.1%。其中,出口29.4亿美元,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24.3%,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79%。今年前11个月,四川省机电产品累计进出口368.6亿美元,同比增长33.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6.2%的27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68.8%。其中,出口22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2%,高于全国平均增幅8.2%的45个百分点,占四川省外贸出口总额的65.5%。

  南有上海、北有沈阳、西部有重庆,位于西部的重庆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区位优势。在一年多时间里,博世连续将三个项目高密度地投放到同一个城市,这在博世对外投资史上绝无仅有。

  全球轴承行业的老大——瑞典SKF将目光放在了重庆的两江地区。2012年11月28日,瑞典SKF公司宣布在重庆建新公司,作为其在西南的总部。据分析,SKF选址重庆两江有着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看中了重庆的汽车、数控机电设备产业集群及庞大的市场;二是两江新区这个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新区在政策、税收上有更多的支持,对企业是一大利好。

  而万州三峡库区机械机电物流园开园仪式暨首届机械建筑设备展览会近日在重庆万州举行。建设该物流园是重庆机械商会抱团发展的一项实际成果,也是三峡库区首家建设的大型机械机电物流园。

  重庆“十二五”规划确定:2015年,重庆全市工业累计投资将达到1500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确保实现25000亿元,力争达30000亿元。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船舶、军工、矿电一体化等产业必将如虎添翼、急剧升温,从而有力地拉动了五金行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在国家继续深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在龙头五金企业的带动下,川渝或将成为中国五金产业新的“增长极”。行业大佬入驻西南市场,一方面释放出抢占西部新机遇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就川渝本身的经济实力来看,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成都因其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强大的创新能力、独特的文化气质、丰富的国际会议承办经验以及优良的政务服务,被选为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的举办地;重庆市南川区正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紧固件生产基地”,投资4亿元的紧固件生产项目正在施工;万贯五金机电城、金府五金机电城、青白江五金机电城、长久机电交易市场、华陵机电广场大型五金机电市场以及国内外五金机电集团驻扎成都,产业集群效应一气呵成。此外,“第十四届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展览会”将于2013年4月24-26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两江新区悦来)隆重举行,展示面积将达到2万平方米,折合标准展位800个,专业观众及买家2.5万人次,是政府重点培育和扶持的西部品牌名展,也将有力地助推川渝五金机电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展现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