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元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是企业第一责任
12月20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在第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暨第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发布会上指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责任。
杨元元表示,到2012年全国已经连续10年实现了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事故的双下降,与此同时,我国的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事故的总量仍然比较大,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的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下一个阶段也就是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攻坚期,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起点上提出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责任。
小康社会不仅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同时必须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得到根本保障的社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必须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这就要求各行业领域、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安全发展的战略,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企业主要负责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从安全投入、科技装备、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职业卫生、应急处置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安全管理的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的基础建设,有效地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努力减少和避免职业危害。(辛桦)
安监总局:1至11月全国
各类事故起数同比降7.4%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12月20日说,1至11月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4%和11.4%。
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6%和19%,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8%和31%。
孙华山是在国务院安委办召开的关于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会议上披露这些数据的。他说,虽然事故起数下降,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遏制。
孙华山介绍,统计数据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加强安全培训是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和伤亡人数投入最少、见效最快、最长远的源头性举措。当前,部分地区和企业存在重硬件轻培训,以及不培训、假培训、培训标准低等问题。
他说,将推动各地落实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发挥安全培训在安全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据介绍,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包括中小企业安全培训援助工程建设,安全培训大纲和教材建设,以及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培训机构和考试体系建设等。(钟桦)
内蒙古:
严禁煤矿企业年底突击生产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12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严禁全区各地煤矿企业年底突击生产和“三超”、“三违”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通知还要求,为做好今年全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好对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责任和要求,并抓好落实。(杜柏业)
云南:加快步伐建立完善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近期,云南省安全监管局牵头,联合省工信委和云南煤监局对全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开展了专项检查。
从检查情况看,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工作,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纳入监管工作重点,分别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建设规划和验收标准,并制定印发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选择了基础条件相对较好、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煤矿作为示范矿井,安排专项经费组织煤矿主要负责人、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考察。各煤矿企业认真履行“六大系统”建设的主体责任,落实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了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
截至目前,全省1124个持证煤矿中,井工煤矿1080对,1080对矿井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完成率100%,1065对矿井完成了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完成率98.6%,905对矿井安装了人员定位系统,完成率83.7%,45对矿井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完成率4.2%,680对矿井正在进行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