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快速 吸引外资连续6月下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秦非 报道

  商务部12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 1—11月累计,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0.2亿美元,同比下降3.6%;1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9亿美元,同比下降5.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这是5月实现正增长之后,中国吸引外资连续第6个月下滑。

  另一方面,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十分迅速。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9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对外投资逆势增长

  近日,第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召开,各个国家和地区2000个以上的投资促进机构为中国提供了20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涉及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招商引资总额大概有5000亿美元左右。

  2012年,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中国直接境外投资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今年1-10月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境外投资581亿美元,预计全年的境外投资总额将再创新高。

  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7亿美元,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46.5亿美元,年均增长近27%。中国工商银行公司投行业务总监莫扶民在本届外洽会上说,预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会继续呈连年增长的态势,“预计走出去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会明显提高,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维持稳定发展的同时,我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会连年不断增长。将来中国会逐步走上资本流入和流出趋于平衡的良性发展道路。”

  谈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特点时,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介绍说:“一是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今年10月份,商务服务业境外投资增长49%,建筑业增长98%,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也加快了国际投资合作步伐。二是投资地的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境外投资已分布在全世界177个国家和地区。三是投资方式灵活多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资本收购、国际招投标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

  中国首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梁玉堂在本届外洽会上说,中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近几年,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队伍中的一匹黑马。“到去年底,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已经达到当年总量的44%,活跃程度已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对外投资的一支新兴力量。”

  服务业吸引外资超制造业

  商务部18日公布数据,今年1至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0.2亿美元,同比下降3.6%。11月当月全国吸收外资82.9亿美元(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下降5.4%。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月度记者会上表示,前11个月外商投资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1至11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5.7亿美元,同比下降2.5%,占全国总量的47.6%,超过制造业3.6个百分点。城市公共交通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管道运输业等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超24倍、11倍和7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39.7亿美元,同比下降7.1%,占全国总量的44.0%。

  数据显示,1至11月,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9.1亿美元,同比增长6.3%。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8.1亿美元,同比下降2.9%。虽然中日关系受到日本非法“国有化”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但前11月,日本对华投资仍然达到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据商务部初步研判,2013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不会出现大幅下降。从总体上看,我国利用外资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未消失。

  沈丹阳说,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回升,这是稳定利用外资的基础性因素。其次,我国利用外资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第三,跨国公司仍然将中国作为主要投资地之一。前不久商务部做了一些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他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展在华的业务,而不是收缩。

  同时,沈丹阳还提醒,明年利用外资面临的总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一是全球投资增长乏力;二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投资向其他国家分流比较明显;三是部分国家近年来渲染中国投资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信心;四是国内各种要素成本上升也会有一些影响。对此,商务部认为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采取积极而有针对性的措施,既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也要想方设法稳定外资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