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05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青岛卷烟厂:管理创优 车间先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许琳

  

  经过两年的努力,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争创“管理样板车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制丝车间优等品率达到85.35%,较2009年底提高4个百分点;故障停机率0.29%,下降50%。卷包车间优等品率达到87.35%,较2009年底提高3.5个百分点;卷烟机、包装机平均有效作业率分别提高了2.7、2.63个百分点。

  

  争创样板树形象

  

  2010年,随着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活动的不断深入,青岛卷烟厂决定以基本管理单元——车间(处室)和最小管理单元——班组为突破口,运用对标管理思想,开展争创“管理样板车间(处室)”和争创“卓越班组”活动。青岛卷烟厂厂长周健提出,要把争创“管理样板车间”活动作为落实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生产车间加强基础管理、提升品牌加工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明确思路后,青岛卷烟厂迅速制定争创“管理样板车间”活动方案,确定了12大类、69项评价标准及评分细则。

  拿到方案后,制丝、卷包车间深入探讨活动的意义。制丝车间提出了“管理样板车间”愿景:控过程、提品质、求创新、促和谐,通过打造一流的过程控制水平、一流的产品品质、一流的基础管理水平、一流的职工队伍,全力打造一流的精品制丝线。卷包车间则明确,通过“争创”活动,提升车间制造力,推动“泰山”卷烟上水平。明确定位后,制丝、卷包两大车间迅速制定了活动子方案,“争创”活动拉开了帷幕。

  

  以人为本强素质

  

  制丝、卷包两大车间都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创立“管理样板车间”的基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制丝车间加强管理培训,打造一支能管、敢管、善管的管理团队;做好技术攻关和技术传递,打造一支业务精、技能强的专业技术团队;加强跨岗交流,打造一支一岗多能的复合型职工队伍;以开展青年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突破口,建设后备人才队伍。  

  卷包车间积极打造常态化职工培训基地和成长平台,推行“赛马”和“亮马”机制。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活动进行全员大“赛马”,在检查人才培养效果的同时发现新的“骏马”;通过组织技艺展示活动进行全员大“亮马”,挖掘先进工作方法,树立高超技艺标杆。

  

  基础管理创特色

  

  两个车间以样板标准为目标,积极寻求有利于工作和管理的新举措。将“争创”活动作为对标创优的落脚点,进一步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建立“争创”活动的目标体系,实施多层次的对标考核,激发全员“比学赶帮超”的热情。

  制丝车间严格跟进和监督,深入查找“短板”,积极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针对制丝流水作业生产特点,紧抓过程加工稳定性,倡导“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逐步培养职工“以人品塑精品,以素质保质量”的意识,开展产品质量提升活动。卷包车间创办《创优简报》和《信息快报》,每周召开总结推进专题会,通过工作对标和指标对标,做到心中有“数”,补短板、拓长板。针对单机台独立作业的特点,创新设备管理、保养方式,以“拟机为人,健康管理”的理念,做好班前保养、精益日保、精准轮保、精深月保,以设备加工精度保障产品质量。在“6S”管理基础上,将节约(Save)纳入现场管理体系,大力推进现场星级评价活动,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管理模式促长效

  

  在“争创”过程中,两大车间及时对创建过程进行总结,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制丝车间提出了HAPPY管理模式,HAPPY意为追求和谐,其内涵包括以人为本(Human centered)、科学管理(Administrate)、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持续提升(Promote)、绩效卓越(Yes)。HAPPY五个要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动态上升过程。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运行过程控制,推动车间整体工作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从而促进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每达成一个阶段性目标,职工就离“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目标更近一步。

  卷包车间则提出了NACE管理模式,内涵包括规范(Normalization)、执行(Action)、检查(Check)、提升(Enhance),体现了PDCA循环管理思想。卷包车间把这种管理思想渗透在“4E”中,即在人人(Everyone)、事事(Everything)、处处(Everywhere)、天天(Everyday)中体现NACE的管理思想,“人人争优,事事规范,处处精细,天天提升”,实行精细化管理。

  两个车间还总结提炼形成的工作小窍门、技术操作指南等规范性文件,为准确操作、科学管理确定了标准和规范。制丝车间建立了管理问责制,将各项目标层层分解,并形成主责人、督导人、执行人、联系人等多重责任体系,对取得的业绩或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奖惩;卷包车间则成立了4个项目组,并建立了项目推进单制度,将“争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推进单的形式下发到各班组整改解决。

  如今,“争创”活动已经和车间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当初的种种设想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两个车间有10个项目获得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秀六西格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