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姝
2012年3月,双良自行制造的35KG级、85KG级蓝宝石长晶炉成功完成了长晶任务,这是双良集团进军新能源装备的又一科研成果。集团总裁缪双大表示,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双良唱好了“三支歌”。
响亮的战斗之歌
随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启动实施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2011年,集团果断立项生产蓝宝石长晶炉设备。是年7月,蓝宝石项目事业部开始筹建,事业部人员面对乌克兰专家提供的复印图纸,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6个月的战斗,2011年底,第一台蓝宝石炉制作完成,这台长晶炉无论在外观还是质量上,都已达到了专家的要求。可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关键还要看它长出的晶体是否达到标准和要求。经过研究、培育、呵护,2012年3月3日,第一台35KG炉长晶成功,晶体通透,C面明显,并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3月24日上午,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蓝宝石长晶炉测试中心再传喜讯,双良自主制造的85KG级蓝宝石长晶炉成功。该晶体色泽纯正、晶体通透、C面明显、外观自然匀称,是一个理想的蓝宝石晶体。乌克兰研发专家尤拉说,第一台生产出来的晶体质量已经超出预期,相当不容易,有些厂家100多台长晶炉调试完毕后长晶,也只有一、两台的晶体能达到双良长晶炉的晶体质量。
豁亮的敬业之歌
蓝宝石事业部刚成立时只有5个人,那时,事情比较多比较杂,但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管是分配给谁的工作,遇到难题时,大伙都会一起商量,讨论,寻求解决之道。他们每天都要加班,短短几个月下来,他们加班已经累计超过了600多小时,但他们依然热情高涨、无怨无悔。因为国外的材料跟国内的不同,而且成本太高,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寻找新供方,图纸优化,外协加工验证等工作。
由于设备改进,工人们24小时工作,没有任何怨言,用高度的责任心、一如既往的积极性投入到设备制造中,以前是做大型锅炉设备,到如今的精加工产品,由于是新产品,很多东西都需要通过摸索来解决问题,而他们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当天的工作计划。
嘹亮的奉献之歌
蓝宝石事业部的测试中心,设备24小时运行,有4个人轮流值班,他们往往一个星期都回不了家,也没有洗澡的地方,实在累了,短暂休息2小时,再继续学习。原来,他们要跟乌克兰专家们学习技术,要随时记录原始数据,随时观察长晶动态,一遇到疑难问题,需要立刻通知专家,借此机会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自身不懈地去学、去听、去观察、去钻研,如此才能把先进的技术学到手,而这又是一个技术难度很大的项目,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动脑、动手。所以遇到培训时,他们都自愿放弃休息,而是想学到更多的技术。
如今,双良已成功完成了35KG、85KG蓝宝石长晶炉的长晶任务。目前,双良将以85KG为主,35KG作为技术试验和培训。未来,双良将持续进行100KG以上蓝宝石长晶炉的技术研发工作,看准时机,加快产品升级,打造双良精品产品。做专做精做强,努力向高端延伸,是双良多年发展的最佳写照,也是集团站在新的起点上,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装备公司蓝宝石事业部副总经理于民华说,双良30年来,一步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很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仅是要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更希望能让更多的客户享用到双良质量更优、服务更好、技术更新的产品,他们愿意全身心地投身双良事业,做好力所能及的每件小事,为双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