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学习十八大报告
初步体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先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是一份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文献。报告旗帜鲜明、高瞻远瞩、统揽大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报告有很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亮点。比如,报告强调的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系统的阐述;提到“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的战略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个坚持;夺取新胜利的两个百年目标;从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用24个字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来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四自三型”的执政党建设规律;反腐倡廉“三清目标”;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举措;把“九二共识”写入报告等等。

  作为我们所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在年初中央十八大报告起草调研组到四川省调研,我们就提出人民群众和理论工作者都期盼十八大报告能专门作个阐述,回答如何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建议总结党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经验,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准备。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从宇宙观的高度,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并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第二次飞跃,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路线与哲学基础。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及成果,先后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提出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诸多探索,是最终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基础。毛泽东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张闻天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基本国情进行“第二次结合”,坚持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首先是强调“中国式”道路的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导向;其次是表明了通过这条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品格;第三是体现出在“一穷二白”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画出最新最美图画”的伟大创造;第四是昭示这条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出发点和归宿。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准确地领会十八大的精神,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特别要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丰富、超越和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