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经济“寒冬”, 煤矿大力倡导深挖内潜、节支降耗的时节,作为煤矿“细胞”的班组是如何搞好节支降耗工作的呢?10月中旬的一天,笔者深入淮北袁庄矿运输区班组进行了采访。
电修组:修旧利废少投放
运输区是目前该矿最大的一个井下单位,共有电修、车头、机修、钉道、修车5个班组,人员共计287人。
进入电修组的废旧电器修理间,20平方的房子里,桌上、椅子上、地下到处放着修好的电器。
“这些都是最近一个月修理好的电器,今年修旧利废明显比往年增加。”修理间的负责人、运输区技师、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之一李怀军告诉笔者。平时,他除了培训区里职工,就是带领徒弟修理区里的各种电器。
李怀军从地上捡起一个比铜钱大点的金色“小喇叭”自豪地说:“这叫‘送话器’,是从椅子上挂的那部井下用‘电话机’上取出来的。这部价值1000多元的‘电话机’受损后,只需换一个价值3元的‘送话器’就‘起死回生’了。在我们这,许多东西只是小修一下或换个小零件就OK了!”
一转身,李怀军从破旧的桌上拿来一本黄皮记录本,上面记着:7月25日机修组闫正平领走修好的语言声光信号器5台;7月30日车头组孙伦峰领走修好的脉冲调速触发板3块;8月3日机修组闫正平领走综保照明2台……不到一年时间,本子就快记满了。
李怀军笑着说:我们多修复一个旧的,矿上就少投放一个新的!
修车组:自制加工挖内潜
在运输区修车组工作间前的场地上,15辆新叉车一溜排开。班长张长奎告诉笔者,这是为井下综采工作面安装运输溜槽做的专用叉车,正整装待发。
原来,该矿626工作面即将安装,需要准备运输综采大件的专用叉车。修车组接到任务后,到附近机修厂一打听,加工一辆叉车需要4000元,市场上买新的更贵。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手做。
“叉车底盘可以从报废的叉车上割下”、“ 叉车上的立柱工字钢可以从支护科的下脚料里找出来”,大家为节省成本献计献策。
7月初,该班组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抽调4人,加班加点制作叉车。仅半个月就完成15辆叉车的加工任务,并顺利通过矿上验收。
张长奎用粗糙大手拍着叉车上的横栏骄傲地说:“你看这叉车多结实,就是倒了也不会有丝毫变化。一辆叉车就花了几根扁铁和一把电焊条,总共1000元成本不到。”
最近,修车组还修理了2辆运送综采机摇臂专用车、2辆行走部分专用车、1辆操作部分专用车、2辆运送主减速箱电机专用车。
车头组:技术革新降消耗
“技术革新也是我们班组减少消耗的途径。”运输区区长刘贵林告诉笔者。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跑来跑去的防爆电瓶车上就有车头组创新的插销芯子固定圈。
据了解,该矿井下15辆电瓶车每天都有因插销芯子被烧而毁坏的,耽误运输生产不说,也影响到材料消耗。车头组班长徐凤矿带领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加工出一种插销芯子固定圈,可使插销芯子的寿命延长3倍,每月比原来降低插销芯子消耗4680元。
采访中,徐凤矿还向笔者展示了他的最新成果——“架线电机车单臂弓子”。说起“架线电机车单臂弓子”, 徐凤矿说是受高铁上火车与电线接触的“单臂弓子”启发,灵活性特强,可大大延长弓子在特殊环境下使用寿命,电车司机非常喜欢。
运输区:强化管理起作用
班组节约的内在动力在哪里?刘贵林告诉笔者,主要是强化经营管理所起的作用。
“机修组每月材料承包费40000元;修车组每月材料承包费8750元;车头组每月材料承包费10400元……”笔者在运输区公开栏上看到由区职代会通过的《材料承包及考核办法》。
据了解,该区由过去的“过着算”转变到现在的“算着过”。每月20号之前,各班组的下月材料计划就要报道区里,在外加工配件必须由区领导同意,否则不支付材料费。材料承包费实行月月兑现,节奖超罚。
正是因为措施有力,激励大家各出招数节支降耗,使班组材料节约蔚然成风。今年1-9月份,运输区修旧利废、自制加工等居全矿之首,被矿上奖励9万元。(刘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