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留学产业利润很高,如果做得好,毛利能有50%到60%。例如做一个澳大利亚留学中介业务,每个学生能收8000元的服务费,另外学校还会给1万多元的返点佣金。
作为小学毕业礼物,卢静为儿子安排了一次长达14天的奢侈美国游,单人23900元的团费加上当地费用,这次“亲子”游要5万多元,大约相当于她3个月的薪水。这是为让儿子去美国读高中所做的铺垫。卢静代表的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相比以前的留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才出国深造的传统,家长们倾向于在低龄时就送孩子出国。
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仅有65名赴美中学生,2011年赴美中学生人数增长100倍,达到6725人。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占19.8%,而2011年仅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就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需求背后,一个低龄留学产业正被迅速催熟。
烧钱的美国入学考试
在美国读高中需35万~40万元人民币/年,而读本科只需25万~30万元人民币/年。对许多家长来说,越早送孩子出去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但他们仍然觉得非常值得。
上海的高三学生邵琪(化名)从高一开始准备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即美国的高考)考试,除了学习英语参加托福考试外,她还得参加美国高中化学、物理等课程的培训班。SAT在中国大陆没有考场,内地学生必须飞赴香港参加考试。这已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达84万,2010年近100万人,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2010年以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中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想通过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卢静已经为刚上初一的儿子报了两个培训班,未来还需要参加更多的培训班。“钱已经流水般地花了出去。”卢静说。
工作室“联盟”渐壮大
在中国日趋低龄化的留学服务中,除了大型留学中介机构之外,小型工作室及其联盟也逐渐壮大,并形成一个特殊的链条。
许薇是国内最早开设留学工作室的一批人之一。工作室只有一两个人,每年服务100多个学生。但这样的规模在同行中已经算不小了。
许薇的工作是辅导这些高中生的SAT课程,包括高中物理和化学。而招生的方式主要是靠口口相传,学生带学生。
刘芳艳也经营着一个“留学咨询”的工作室。“一年只要做到100个学生,就能赚大概50万。”刘芳艳说。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