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骄阳似火,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更是一片火红:国内订单捷报频传,在国家电网重大工程项目招标中相继中标,1-8月,订货合同及产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30%、20%。在国内变压器行业经济下滑中,“衡变”生产经营为何逆势上扬,风景独好?
□ 尹翔宇
科学应变
输变电行业曾经令人羡慕,然而今年以来,一直火热的输变电行业市场遭遇了严冬:订单骤减,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升,许多企业处于无米之炊,仅湖南,80%的变压器生产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但衡变却经营一片红火。公司总经理种衍民道出了秘诀: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瞬息变化的市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决策者们临危不惧,科学应对,果断提出生产经营三个转变战略:实现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由产品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变、由围绕主业向产业多元化转变。当别的企业面对危机束手无策时,衡变已紧锣密鼓地调整国际业务组织架构,细分国际目标市场,成建制引进国际成套业务成熟人才,迅速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外办事机构,扩充国外销售队伍。
在衡变人的眼中,企业不缺市场,只缺应变市场的能力。衡变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为用户提供“交钥匙”工程,迅速撬开了国际市场。今年继1月份中标马来西亚国家电力公司10台变压器产品之后,2月份又有7台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标;3月再次成功签订了尼日利亚成套项目总承包合同,标志着衡变正式进入国际工程总承包领域。
产业多元化也让衡变应对市场变化如鱼得水。特变电工湖南国际装备物流贸易有限公司、电气分公司、众业分公司等分公司相继组建,结束了衡变以变压器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了产业多元化的格局,延伸了上下产品链,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求变
长期以来,衡变大力实施技术创新,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加速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适合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公司平均每年投入技术研发费用超过2亿元,至目前止,已先后投入近30亿元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极大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平均每10天开发一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年总产值90%以上。创造了中国变压器行业一个又一个奇迹:世界首条商业运行的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湖北荆门站4台优质的1100kV特高压电抗器设备、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中国首台630MVA/1700kV试验变压器、国内第一台100Mvar/800kV特高压电抗器……将衡变推上了世界变压器行业科技的高峰。
如何将大型变压器运往水力资源丰富的边远山区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衡变通过自主创新先后研制成功了一批超大容量、高电压等级现场组装式变压器。2012年8月20日,由衡变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1000MVA/500kV现场组装式变压器在四川攀枝花变电站一次性带电投运成功。该产品是目前国内第一台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现场组装式变压器,打破了外资企业长期对我国大容量现场组装式变压器技术垄断,是我国超高压、大容量现场组装式变压器真正实现国产自主化战略的一次重大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尤其是现场干燥工艺等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衡变研制生产的现场组装式变压器现已成功批量出口塔吉克斯坦、西亚等国家,为中国输变电产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技术支撑。
人才促变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中坚和脊梁。”这是衡变总经理种衍民的切身感受。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衡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校企合作、对外交流、产学研结合等措施,加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领军人才。先后从国外引进国际变压器制造行业权威性顶尖级专家,引进了国内超高压领域的著名专家20多人。近三年来,引进博士、研究生及大学本科生700余人,其中来自985、211国家重点工程院校及海外高校的毕业生占70%以上,公司还与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梯形科技队伍壮大发展,铸就了一支战斗力强,业务素质高、技术水平先进的科研生力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升,建设创新型企业后劲无穷。
近年来,衡变累计完成重点新产品、重点科研项目30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155项,参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制定38项,已颁布且公司署名的技术标准13项,每年完成国家级新产品鉴定30余种。750kV电抗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技特等奖”,1000kV电抗器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