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网络时代“小岗村”:农户边种地边开网店赚钱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东风村有着“网络时代的‘小岗村’”之称,该村多半村民一边种地一边开淘宝店“淘金”,个个过得富足充实。

  

  1981年出生的徐峰光着膀子,他一脸专注地在自己忙碌的工厂里巡查。工厂的后门敞开,凉风习习的,往外望便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

  这在中国当下,该是一幅颇有意味的场景。对于徐州市睢宁沙集镇东风村的千余户村民来说,这样的场景自是相当熟悉。东风村有着“网络时代的‘小岗村’”之称,该村多半村民一边种地一边开淘宝店“淘金”,个个过得富足充实。

  庄稼地旁的工厂

  47岁的段昌富第一次知道“淘宝”是在两年前,当时两个儿子说要开家淘宝店时,这位只知道在农田里劳作的“老农民”压根不知道淘宝为何物。记者来到段昌富家时,段师傅正在打磨一套儿童床。比他年长一岁多的妻子孙翠芹在打包——将儿童床的各个构件用硬纸盒用非常专业的工具包装起来。段昌富的家事实上在旁边,这是老段自家的家具厂,偌大的厂房内,除了夫妻俩之外,还有10多个工人,厂房内忙碌一片,声音嘈杂。

  在工厂的一角,大儿子段崇辉正在填写物流单,背后是堆积成山、包装完好的儿童床,他当天要将20多张儿童床发往全国各地。每张床的售价都是数百元不等。戴着黑框眼镜的小儿子段斌同样忙碌,他的职责是在网上维护这几家网店,接受咨询、预订、下单等等。

  5亿销售额奇迹

  这样富有乡土气息的电商模式很容易让人产生轻视之感。但据东风村会计王万军介绍,该村1100多户人家,开网店就有六七百户,大家卖的主要以当地生产的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为主。不容小视的是,就是这六七百户人家,2011年的网络销售额超过5亿元,堪称一个不小的奇迹。

  2010年9月,阿里巴巴召开“第七届全球网商大会”,来自苏北的这个小乡村斩获唯一的“最佳网商沃土奖”。其后,阿里巴巴发起召开“农村电子商务暨‘沙集模式’高层研讨会”,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中心、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国”字号贵宾相继来到东风村考察。

  提到怎么想到要开淘宝店时,段昌富介绍,村民大多是向村里一个叫孙寒的年轻人学的。记者寻路找到了孙寒家,这位高个子年轻人正在厂房里忙碌,当天工厂正在生产一批鞋柜、橱柜的构件,孙寒在厂房内来回穿梭,不时监督指导工人们的操作。

  孙寒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大专文凭。毕业后,干过保安、做过酒吧的服务生,甚至当过群众演员,但都“一事无成”。回到老家后他开了一家网店开始创业,通过在网上卖手机充值卡营生,但最终他一次逛上海宜家的经历,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东风村迎来变局。在宜家,他发现那种简约、实用的家具很受欢迎。于是,回到东风村后,他开始找当地木匠,仿制宜家风格的家具,在淘宝上低价出售。这是2006年,孙寒的淘宝家居店很快收获成功。其后,孙寒决定把生意做大。2007年,他先投入10多万元创办了家具加工厂。2010年又投资100多万元,将小厂升级为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加工厂。目前,他一年营业额500多万元,以20%的毛利润估算,1982年出生的孙寒算得上“成功人士”。

  众多“农二代”跟随

  在开淘宝店之前,徐峰在南京打工,每个月顶多也就2000元,生活过得拮据。后来听人说,村里有人开淘宝店赚了钱,于是他也回到了村里,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今天生意差点,现在才只接到20多个单子。”徐峰介绍说,周末时,上网网购的人较平时要少很多。

  其余的时间,徐峰便在厂房内转悠,他一共雇了将近20个工人,按照现代化流程生产。现在徐峰主营的产品是电脑桌,之所以要在工厂里盯着,徐峰解释说,是因为质量要过硬。他说,做淘宝,质量和发货速度是最重要的两点,因此须亲力亲为。

  这是2012年9月9日徐峰一天的作息。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间,东风村不少村民都如同徐峰这样一般,从清晨忙到午夜时分,赚的钱自然也是非常可观。

  (摘自《扬子晚报》 陈正仁 谷岳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