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年轻一代跻身“网上掌柜”
创业难找准定位是关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小陈和小吴的花屋网店在6、7月的“毕业季”,迎来了第一次销售高峰期,小陈和小吴忙得不可开交。“要知道,我们平时一个月下来也就10多张订单,‘毕业季’时的销售量成倍增加。”小吴说,当时她就守候在电脑前等待下单。

  要适时调整产品

  “在搭配上,我们会尽量按照顾客喜好来给建议,但往往很难谈拢,有些人以为玫瑰越大越红就越好,花越大束就越高贵,自然价钱也高。”小陈说。

  小吴觉得,她们欣赏的是花束的整体,其价值不仅体现在花上,也体现在设计包装搭配上,装饰用料也是花束整体价值的一部分,如用纸和捆绑的缎带。

  “一束由60朵花搭配的花束,如果使用成本较低的包装纸,价格便与一束使用成本较高的包装纸包装的30至40朵花的花束价格相当,原因就在于用料上。”小吴说。

  虽然创业不久,但小吴认为花店已步入正轨,慢慢稳定下来。谈到下一步规划时,小吴表示,希望通过微博宣传新产品、名花卉师作品,让客户了解花店的风格。

  对于小张来说,开网店的经历更多地是一段甜蜜而心酸的回忆:从一开始慢慢摸索,到成熟期同学们通过网店的“品牌效应”将暂时不用的衣服、包、小饰品放在她的网店里再转手卖出,小张在年级里一时成了人人皆知、在女生群体中炙手可热的“张老板”。

  由于个人原因停止网店经营,小张感慨道:“开网店首先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涉、讨论、分析入伙渠道,其次让我对商品市场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或许对以后从事类似工作有帮助,但至少现在我买东西时砍价更狠了。”

  守业多打“温情牌”

  新生代网店店主要面对与实体店以及网店之间的竞争,小陈说,以往怀疑书本上的知识是否真的有用,踏入网店这一行,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营销知识都用得上,能帮助提升花屋的销售量。

  小吴则认为,经营网店对统筹时间和个人成长有很大意义,“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具有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的习惯”。

  回想起当时注册网店时,许多配套都没跟上,小张在一些碎碎事情上花了很多时间。她认为,多元化的网络交易平台拥有一个能鼓励年轻人开网店的政策势在必行,若真的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保证繁杂的交易平台有一个有效的监督,就能让年轻人闯出一片新天地。

  作为不同时期的网上店主,小张和小吴都觉得有机会可以试一试在网上开店,“成本低,风险也不大,关键在于把握好定位,花点心思在采购上”。

  两个店主还开出了自己的“开网店小贴士”。小张主打“温情牌”,建议在网上接受咨询时应保持友好真诚态度,切勿拿“你自己去主页看,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的话作回复,发货时也可以贴一张感谢信,送一句贴心的话。作为维丁花屋的财务大臣,小吴对财务运作的心得则在于“善用淘宝插件”,“淘宝上的插件可以帮助店主分析数据,记录具体某项商品的浏览量,计算销售额”。

  (摘自《南方日报》 方晓达 丁侃 家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