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永赓 梁冠平
2012年,客车市场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一枝独秀,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燃气客车、校车、12米大型客车的迅速上量,使客车市场及相关产业链激动不已,似乎客车市场重新洗牌的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要占据市场高地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8月21日召开的第九届客车市场研究会上,玉柴股份公司总经理吴其伟所说,玉柴已领航客车动力市场12年。这12年来,玉柴是如何领先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做客车动力的持续领航者?
现在,我们与读者一同分享客车市场研究会上下述这些专家的观点。
邹虎啸: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
裴志浩: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理事长
钟玉伟:玉柴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王利民:玉柴股份公司(代)副总经理
姚明德:原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
佘振清: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
杨立慧: 厦门慧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韦 铭 :珠海公交公司总经理
记者:现在客车市场呈现出比以往更多的变化,包括异军突起的燃气客车市场,还有校车市场等,您认为未来几年这些市场热点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有哪些热点值得我们注意?
姚明德:现在我们看到最热的应该是燃气客车。这背后有很多因素支撑着燃气客车的发展。
从燃气本身来讲,天然气是目前替代能源里面最适合客车使用的燃料,而且和柴油机相比,它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排放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M2.5的排放几乎为零,这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现在行业燃气发动机制造技术、整车制造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了。玉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现在推广燃气客车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少国家高层面的总体规划和扶持政策,如燃气客车的总量规模和加气站的建设规划、促进燃气客车产品研发和推广使用的财税政策等,燃气客车的信息和统计渠道也不畅通;二是目前车用天然气与燃油的比价政策需要进一步理顺。车用燃气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许多车主和企业对应用燃气客车产生疑虑,观望等待;三是燃气客车的基础设施总体上仍然落后。天然气加气站用地、审批十分困难,部分城市车用天然气供应不足,造成车辆加气难,加气站网络还远未形成;四是燃气客车产业链和推广应用的标准规范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燃气客车的燃料消耗量的限值标准、能效检测、评价标准和燃气客车使用维护规范、强制保养制度、燃气客车关键装置和产品的认证制度等尚未建立。
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加气站建设也在推进。保守估计,到“十二五”末,新增加气站将达到3000多座,届时我国燃气客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
韦铭:虽然燃气客车很热,但是从我们客户自身来讲,利润是最重要的。我们测算了一下,国家给予我们的燃油补贴比燃气客车节省下来的成本还要高,所以从我们自身来讲,还是要考虑成本问题。
但是珠海市政府推广燃气公交的力度比较大,所以我们现在规划是在“十二五”末将我们公司所有的柴油发动机切换成为天然气发动机。
杨立慧:对于韦总提到的观点,我认为我们要把客户进行分类,像珠海公交,当地政府需要的不是直接的利润,而且需要通过好的环境吸引客商,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有一些是直接关心利润的。每种类型的客户的核心价值驱动是不一样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燃气客车市场是一个政策市场吗?
杨立慧: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政策市场,虽然它背后有很大的政策支持,但是市场的需求、动力的准备、气源经营商在这个市场的投入力度等等,多维度地形成了燃气客车市场。只要有气源,就会有较快的发展。
我前不久说,现在客车市场已经到了NG(天然气)时代。这个所谓的时代意味着,在较长远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将有大批量的燃气客车在市场上运营,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现在这个市场出现了,客车行业以及相关产业链都很兴奋,因为每个新的细分市场的出现都是甩开竞争对手的机会。现在玉柴在这个市场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我觉得玉柴眼光独到,动作迅速。
邹虎啸:现在比较大的一块,还有公交车市场。2012年6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12〕51号印发了《关于城市公交企业购置公共汽电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城市公交企业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购置的公共汽电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再加上燃气客车现在在城市公交推广力度比较大,这给城市公交市场增加了许多变数。
公交客车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客车企业的高度关注,将会使本来就不稳定的公交客车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还有,现在校车市场有很多需要规范的地方,比如校车制造准入门槛低、校车资金来源问题等制约了校车的大规模增长,总体来说,现在已经在用的校车有一部分运营效率是比较低的。现在校车作为公交体系的补充,很难形成独立的运营网络,校与校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街道与街道之间校车资源不能合理调配,将会大大降低校车的运营效率。效率低,经营者的经营负担重,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佘振清:今年,大型座位客车是市场表现最好的产品。大型座位客车是客车市场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大致包括公路、旅游、团体等细分领域,是客车企业的必争之地。上半年,大型客车共计销售19976辆,同比增长15.14%,远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