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绿色食品可追溯体系全国领先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桂妮娜

  近日,四川成都继“芯片猪肉”后,又推出带商家信息的“标记蔬菜”,以便市民追溯产品质量,真正吃上“放心菜”。据此,四川省把科技投入绿色食品的追溯,“芯片猪肉”、“标记蔬菜”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省的这一领先是为了保证“菜篮子”安全,是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设的绿色食品可追溯体系取得的成果。

  成都推出“标记蔬菜”  

  8月上旬,成都继“芯片猪肉”后,又推出带商家信息的“标记蔬菜”,以便市民追溯产品质量,真正吃上“放心菜”。成都市商务局市场秩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将探索建立一批国有益民生鲜超市。

  据介绍,目前国有益民菜市场在成都经营的菜市场达23家,开展了肉类蔬菜追溯统一管理。其中在南苑店、南熏巷店、万裕店,市民购买蔬菜每笔交易信息都能和入场商家信息一一对应,供市民追溯。据成都市商务局介绍,由于实行农超对接,“标记蔬菜”每天从蔬菜基地直接运送到益民超市,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菜价平均比周边市场低10%至15%。目前,所有进入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生猪都绑定了溯源芯片,市民在购买“芯片猪肉”时可以打印溯源小票、了解生猪产品相关信息。由于蔬菜品种繁多,目前“标记蔬菜”尚未覆盖全城。

  据此,四川省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从2010年开始起步,已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四川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该平台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以及IBM的SOA架构技术进行建设,由企业管理平台、质监部门监管平台、消费者查询平台三大平台构成,可查询到绿色食品的每个批次、每个田块、每个过程。目前,全国多个省份都在进行绿色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四川省已走在前列。  

  “芯片猪肉”可追溯

  成都市领先全国  

  据了解,早在2010年,成都市率先在中心城区45家农贸市场出售“芯片猪肉”,消费者可在购买猪肉时打印溯源小票、了解生猪产品相关信息,真正吃上“放心肉”。据悉,所有进入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白条猪基本都绑定了溯源芯片,绑定芯片的生猪数量稳定在每天3000多头。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说,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随体系从2008年底试点至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消费者已经可以在购买猪肉时打印溯源小票,了解产品信息。

  为推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全覆盖,成都从2009年11月20日,在成都市主城区45家农贸市场实施可追溯体系。第二批50家、第三批70家农贸市场网络布线工作目前正在推进。下一步,生猪追溯体现建设将在成都市五城区和高新区的全部农贸市场推进,并向猪肉企业直营店、商场(超市)以及猪肉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延伸。相关人士表示,今后凡外地猪肉进入成都市场,必须进入猪肉追溯体系,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据了解,成都还建设了“成都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消费者购买可追溯的生猪产品,可以通过网络登录该系统,查询生猪产品相关信息。据悉,这一追溯系统,成都市领先全国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