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重庆两家传统型的企业,一家宣布IPO审请成功过会,一家则正式发布了招股说明书,而这两家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分别吸引过风投的多轮投资和关注,其中德同资本就同时出现在了这两家企业中。“具有制造业基地的重庆,正处于制造业产业升级期,会产生很多的机会,等待我们抓住。”德同资本邵俊在谈到在重庆的投资策略时曾表示,传统行业并没有走出风投关注的视线,但是这类企业要想吸引到资本的关注,必须具备“微创新”的能力。
【研发创新】
汽配老板“爱发明”
超力高科获风投600万美元
如果重庆超力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超力高科”)的董事长陈苏红不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那么这家企业也许和重庆众多的汽配生产企业一样,目前仍在低端市场打价格战,更不会获得德同资本的关注。
“当时,超力高科在客户资源、产品类型上都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过陈苏红却是一个有长远规划的人。在坚持创新的思路下,超力高科的自主研发在2002年就取得了国家专利。”德同资本合伙人张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超力高科的成功归纳为技术上的“微创新”。“人人都在谈创新,但是那种引发某个行业翻天覆地改变的创新是极少数的,我们可以关注的则包括那些可以减少成本、提高产量、提升效率的局部技术创新,即微创新。”张乐说,超力高科是一家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但是公司目前共拥有60项专利,其中10项为发明专利。在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价生产企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超力高科的净利润却同比增长了40%。
除了空调系统的发明创新之外,超力高科在获得德同资本600万美元的投资后,还分别在油温控制系统、铜转铝等领域进行了微创新,扩大了产品的生产线。截至目前,超力高科与海外企业签订的出口合约,其销售量约占公司年总销售额的40%。
【技术创新】
让洋技术适应“重庆水土”
三峰环境引风投5000万元
圆基环保副总裁郭辉告诉记者,圆基已将整个西部的投资中心建在了重庆,去年4月还在重庆成立了首只人民币新能源环保基金,希望通过这只基金吸引整个西部的环保型企业都到重庆来创业。据介绍,该基金首期规模2.5亿元,投资领域为新能源和清洁技术、能效利用和废物处理等在内的环保项目。
据了解,三峰环境是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专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司,而早在2000年,三峰环境就引进世界一流的德国马丁垃圾焚烧发电和烟气净化处理全套技术。“谁有钱都可以买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引进之后如何让这些技术适应当地的特点,这却需要企业具有术技创新的能力。”郭辉说,国内固废垃圾与国外的垃圾在成分和含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三峰环境则依靠自己的研发团队让德国技术适应了“重庆水土”,具备了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是他们投资的主要原因。
【产品创新】
唤醒“沉睡”30年的原理
创坤科技引风投500万元
作为投资初创型企业的专业基金,天使基金选择的往往是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新兴产业中的创新型企业。不过,重庆的一家传统型企业——重庆创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坤科技”)却获得了天使基金的“破格录用”。“因为天使基金的投资特点和风险控制等原因,我们很少会投传统行业,创坤可以说是个例外。”重庆天使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林告诉记者,通过自主研发“唤醒”了一项“沉睡”30多年的原理,并推出了系列的创新型产品,填补了一项行业的空白,这是他们投资创坤的科技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在2010年创坤科技仍处于亏损、产品尚未打开市场的情况下,重庆科技金融平台旗下的天使基金带来了500万元的投资,帮助企业引进设备、改良技术、打开销路。一年之后,创坤科技扭亏为盈。(摘自《重庆商报》 程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