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雅虎“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而变得没有Vision,没有战略的问题,同样也会困扰着阿里集团。阿里大生态战略的实施,是否也会被资本市场所左右?马云必须解决控制权问题。从2005年开始,马云已经为其奋斗了7年。
“等着看马云的大戏吧”。2009年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对人群的神秘一笑,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吴鹰与孙正义、马云、杨致远相识多年,那时候谁都不知道吴的寓意。2011年支付宝风波之后,大家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大戏。
今年,与雅虎设下对赌协议,回购雅虎股权;旋即,又完成了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接下来,在这场资本大戏中,留给业界的只有两个可以看的桥段:第一,找钱;第二,整体上市,完成与雅虎的对赌协议。
私有化与找钱
阿里巴巴B2B的转型已经提了不只一年,即从“Meet at Alibaba”(信息分享)到“Work at Alibaba”(交易)的转型。但迫于上市公司压力,很多动作都无法做出。今年,回购雅虎股权一事正好给了阿里巴巴私有化一个契机。并于今年6月20日 成功实现私有化退市。
找钱的任务,马云交给了Joe,即被称为“财神”的阿里集团CFO蔡崇信。马云在内部有句话,“所有融资的事情,只要Joe签字就行,关于这些,他比我懂得更多”。曾鸣这样感慨:“我们的CFO可能是全球最牛的CFO,从最早阿里巴巴创业的融资到2005年跟雅虎的资本合作,他都是一个人去谈判,再到今天把股票买回来,所以关于融资的事情,我们想当然地认为Joe处理了,结果就一定是好的。”不过,蔡崇信并未出面解释找钱的过程。
那么,阿里究竟缺不缺钱?找钱容易吗?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12月31日,阿里集团拥有40.85亿元美元的流动资产。这一年银湖、DST、云峰基金以16亿美元价格收购阿里集团员工5%的持股,但这笔费用早已经兑现至出售股份的员工的个人账户上。40.85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也意味着,即便动用这笔资金,阿里巴巴也至少需要再筹集50亿美元左右。
与去年马云频繁飞往美国不同,今年开始,他与蔡崇信则经常在北京与香港。6月初,马云出现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与中投洽谈融资事宜。又有来自一位香港投行人士的消息称:“6月15日,Joe和彭蕾在北京参加了国开行一个会议。双方就一系列资本安排达成协议。”据该人士透露,国开行将分批向阿里集团提供总共20亿美元的贷款,一笔10亿美元三年期,另外一笔期限为四年,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回购雅虎股权,也将部分用于私有化。
此外,资本市场上传言,中投有可能用20亿美元入股阿里。不过,并不拥有投票权,是单纯的“财务投资”——马云并不希望,雅虎的故事重演一次。
关于资本方面的问题,阿里集团管理层并未透露太多消息。不过,一位阿里集团高层十分肯定地说,“但凡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对于阿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将集团整体打造成一个高溢价的上市公司,至少较回购雅虎股价溢价110%。这样才能赢得雅虎的欢心退让。
(摘自《环球企业家》 谢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