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李嘉诚的铁算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虽然高调宣布“分身家”,在郑宏泰看来,李嘉诚到死也不会退休的。“他现时最重要的是确保长子顺利完成接班,而次子的‘创业’亦能逐步前进。”

  7月29日,李嘉诚迎来了人生第7个本命年生日,他已给自己送上了一份大礼——13天前,他将本来由其次子李泽楷持有的1/3家族信托权益(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LKS Unity)全部转让给长子李泽钜。此举让现年48岁的李泽钜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亿港元,涉及22间上市公司的李氏商业王国,其名下资产达2900亿港元,超越父亲李嘉诚成为华人新首富。这是李嘉诚在今年5月25日股东大会上主动披露的“分身家”方案的第一步。

  接班方案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7月16日李嘉诚“分家产”第一步涉及的LKS Unity,持有共22间上市公司,除“四大”旗舰——市值2140亿港元的长江实业、市值2810亿港元的和记黄埔以及市值均超过1000亿港元的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以外——还包括深圳中航、至祥置业、科联系统、长江生命、环能国际、志鸿科技、星谦化工、泓富产业、生力啤、首长四方、首长国际、首长科技、中聚电池以及市值超过1000亿港元的多伦多上市的赫斯基能源等18家上市公司。

  按照李嘉诚5月25日公开的分配方案,李泽钜将得到超过40%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股权——这三块业务也是李嘉诚旗下最值钱、权重最大的资产。而对于小儿子,李嘉诚也丝毫没有吝啬,他说会全力协助李泽楷的事业。据李嘉诚透露,李泽楷看中的新资产,并非和黄系六大业务(港口、地产、零售、基建、能源、电讯),也不是传媒和娱乐业务,属于长线可发展的传统行业,与之洽谈业务的,都是香港和海外的公司。

  根据《福布斯》今年最新统计的数据,李嘉诚的身家多达255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九。外界粗略估算,李嘉诚两个儿子分到的财产无论是实物还是股票、现金,从数量上来说应该是旗鼓相当。

  传承之惑

  在郑宏泰看来,李嘉诚式的分家模式颇具智慧:“其中两点值得指出:其一是‘分身家’必须及早进行,尤其应在大家长仍在世、身体健康之时。这样可以确保分家过程没有致命争拗,即便发生,大家长出面解决最为有效,二是可以减少承继过程的风险,例如企业或家族内有‘大臣’或‘亲人’(有时会有一些未现身的亲人)作出干扰。其二,‘分身家’必须公开透明。李嘉诚的聪明之处,是将家族私人问题公开化,在公众面前说明两个儿子及信托基金如何安排,若过了一段时间没人反对则大局已成。”

  今年出版《关键世代:走出华人家族企业传承之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表示,李嘉诚的分家方案把企业的潜在纷争降到最低。“新鸿基地产内讧的问题是三兄弟都是家族信托基金的受益人,三人都是决策制定者。这就很容易造成矛盾。”2010年,新地主席邝肖卿就私下表示,真希望亡夫郭得胜当初把信托基金一分为三,三个儿子也就可能不会闹得不可开交了。

  范博宏相信最好的接班计划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相信今后50年家族企业不会出现纷争,就统一起来让子女们打理。如果不行,就分家。”在西方,一些家族企业可以超过百年而没有纷争,家族管理对此至关重要。“但中国人并不习惯投票。这个家族听父亲的,如果父亲过世,就听长子的。”范博宏说现在的华人家族企业主要创立于二战后,创一代还在想方设法如何把家产传给下一代。即便一些华人富豪有很好的接班计划,一些资产也是无法传承的。正如美国再无第二个巴菲特,香港又有谁能替代李嘉诚呢?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