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部署,从2009年以来将“中国优质白酒原料之乡”建设列入该市农业发展“145”工程的首要工作内容,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推进基地建设,全市酿酒原料基地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地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市酿酒原料基地规模达到100.7万亩,比2009年净增68.4万亩,增幅达212%。其中,酿酒高粱种植面积40.7万亩,比2009年增长363%;酿酒纯黄玉米种植面积25万亩,比2009年增长194%;酿酒专用水稻35万亩,比2009年增长133%。
二是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酿酒专用粮总产量预计可达到43.8万吨,比2009年增长336.9%。其中,酿酒高粱总产量预计可达15.3万吨,比2009年增长510%,高粱平均亩产可达376公斤左右,比2009年增长31.9%;酿酒纯黄玉米总产量预计可达9.3万吨,比2009年增长211%,平均亩产达到370公斤,比2009年增长5.7%;酿酒专用水稻总产量预计可达19.3万吨,比2009年增长157%,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比2009年增长10%。
三是基地条件大为改观。2009-2012年期间,该市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4.3万亩,新修产业公路和生产便道445.1公里,新建提灌站27座、引排水渠道和管道1207公里,新建和改造山坪塘、屯水田、蓄水池等小型水利设施5691座,提供小型提灌机具334台(套)。通过努力,酿酒原料基地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观,抗御灾害、高产稳产能力明显增强,基地档次大幅提升。
四是经营方式逐步转变。经过对原有生产营销新模式完善和探索创新,基本实现了酿酒原料基地营销体系建设全覆盖,2012年已落实生产订单97.5万亩,占总面积的96.8%,约定收购原料33.9万吨,占总产量的77.4%。
五是农民收入明显增加。随着酿酒原料生产总量的增加和收购价格的提升,与种植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种植杂交高粱平均可实现亩增收入1550元,种植常规高粱亩增收入950元,种植纯黄玉米和专用水稻也可提高收入水平10%以上。四年来,推进酿酒原料基地建设共为宜宾农民新增收入10亿元以上,其中高粱基地建设增收总额达到6亿元。(邓合聪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