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建忠 樊瑛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按照“创新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的工作思路,切实履行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近期,记者就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采访了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周蓉。
围绕 “食品放心城” 的建设,深入推进食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食品安全进一步深入人心,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记者:成都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市药监局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周蓉:我局积极履行市食安办工作职责,制定并下达2012年全市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监测计划和监测研究工作方案,确定了3个区(市)县创建第一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市),7个区(市)县创建第三批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市)。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立法,《成都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已经正式颁布,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成都市<食品安全法>实施办法》也已列入今年立法调研计划。
深入推进食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全市生猪产品追溯体系覆盖点位已达到9997个,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覆盖点位已达到794个,我市与杭州、无锡并列首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城市中期评估第1名。近期,商务部在成都召开了现场会,全国30多个城市来蓉交流、观摩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效果。商务部还专门下发文件,肯定了我市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显著。深入实施食品市场准入溯源管理,严格按照准入要求对27类食品和6类食用农产品以及豆芽制品、豆腐制品实施市场准入。继续推进食品原材料来源和餐厨垃圾处理信息公示溯源管理,对餐饮服务、餐厨垃圾收运、废弃油脂收集处置、畜禽养殖等单位严格执行建档备查制度。组织开展中小学及其周边食品安全、规范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等食品安全集中整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围绕“食品放心城”建设,以“食品安全宣传周”为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食品安全进一步深入人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逐步提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上半年,对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开展抽检26289批次,总体合格率99.31%。
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的监管整治,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记者:如何保障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等方面的质量安全?
周蓉: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餐饮服务领域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餐饮服务信用信息档案系统启动试运行。启动新的餐饮单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率先在城区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旅游景区餐饮单位推行动态评级,食品安全责任网格化监管实施率达100%。按照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要求,开展餐饮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文明餐桌行动,进一步规范整治无证餐饮和小餐饮店的食品安全。完成37起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做好高、中考食品安全保障、富士康及其周边地区食品安全工作,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开展无证无照餐饮服务单位、人群聚集场所餐饮服务、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和肉制品安全、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等多项专项整治,共立案查处违法餐饮企业(店)99户,罚没款99.07万元,取缔无证餐饮309户。加大对企业生产缓解体力疲劳、减肥和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整治力度,严肃查处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行为。对生产、流通环节减肥类、缓解体力疲劳类等保健食品抽样205批次。
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维稳工作。
记者:今后如何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周蓉: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我市“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崭新航程。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转变作风,提升能力,严格食品药品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密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努力夯实食品药品安全长治久安基础,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