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不反,事故难免,这是煤矿企业喊出的铿锵有力治理违章行为的口号。作为地质构造复杂、生产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易滋生“三违”行为的安徽淮北矿业袁庄矿,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治理“三违”新举措,有效震慑了“铤而走险”的违章行为,“三违”现象呈明显下降趋势。截止到7月21日,矿井已实现安全生产1290天。
制度防:设“三违”高压线
该矿完善了严格的违章行为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威慑力。对“三违”进行界定,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种,并推出了“未到现场指挥生产,早上井、晚下井,工作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没采取措施处理;损坏安全设施,重要岗位人员脱岗”等18条严重“三违”人员“高压线”制度,凡触及“高压线”的干部、职工分别给予免职、降职或撤职和留用察看或开除等处分。据该矿安监部门介绍,自2009年“三违”“高压线”制度实施以来,该矿杜绝了严重“三违”行为,一般“三违”也下降70%左右。
此外,该矿还开展了“电视安全访谈、科(区)班组长讲管理话安全”专题、每月两次的职工代表动态安全检查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讲安全话、做安全事、狠反“三违”的良好氛围。
教育防:过“五谈五过关”
“你不知道用链板机运送液压支柱是违章行为吗?”“知道。”“知道还违章?”“为了省力,思想一时麻痹。”“你省力了,万一碰到人怎么办……”这是该矿一名“三违”人员和帮教人员的一段对话。
自2011年始,该矿实行了“三违”人员“五谈五过关”教育制度,让违章职工接受一次“心灵洗礼”,消除二次违章。五谈即:“三违”人员必须与本班班组长、单位党支部书记、妇女协安员、政工部、分管矿领导谈谈为什么要“三违”,反思违章的危害性,使其从思想上改正错误;五过关即:过“三违”学习关、现身说教关、曝光关、家属签字关、联保及互保关,层层设卡,直至过关。通过实行“三违”人员“五谈五过关”教育制度,如今,该矿职工告别“三违”、远离违章的现象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感化防:办预警培训班
为有效遏制重复“三违”现象,今年7月,该矿开办了“三违”预警培训班,矿党委书记和安监处等众多部门人员,采取“轮番上阵”的方式,对今年上半年12名两次以上的“三违”职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预警培训。向“三违”人员发出“违章次数越多、事故发生几率就越高”的警告,并对他们算清因违章事故而对企业、个人、家庭造成严重后果的“三笔账”。培训既注重“严肃性”又体现“感染性”,给这些重复“三违”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一名“三违”培训职工说:“我习惯了图懒省事,作业中侥幸心理严重,总觉得‘胆大心细’就不会出事,这次的培训给我敲响了警钟。”
在此基础上,培训还增加了“军事训练课目”,对重复“三违”职工进行了军事队列训练,这是该矿对“三违”人员的一次新尝试。旨在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让“三违”职工今后养成听指挥、守规矩、不违章的好习惯。
现场抓:查“三违”有指标
执行带指标查处“三违”,是该矿为了彻底改变“睁只眼闭只眼的好人思想和看惯了、习惯了”的现场监管现象,而采取的又一“三违”治理办法。该矿规定:职能部门副科以上干部和副总工程师以上矿领导,以及生产、辅助单位管技人员,每月必须完成查处1人“三违”指标,对完不成“三违”指标的给予200元处罚。为杜绝带指标查处“三违”的随意性,该矿实行现场“三违”人员签字制度,凡现场抓到“三违”后,必须由“三违”人员本人签字认可,否则,所抓“三违”无效,如“三违”人员无故拒绝现场签字,经核实,对“三违”人员进行升级处理。
该矿还设立“三违”纠错办,凡“三违”人员对自己违章行为有疑问的,或抓违章弄虚作假的,“三违”人员可向矿纠错办提出纠错申请,对于错抓的“三违”除予以纠错外,并视情节对抓违章人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陈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