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矿集团华丰煤矿“双高级技师”侯志国,将一腔热血投入到千米井下万米运输线,培养出一支素质优良、干打硬仗的高素质机电维修团队,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立足岗位,先后完成创新成果30余项,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企业唯一取得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和采掘电钳高级技师“双高级技师 ”人才。他先后荣获矿“技术带头人”、“最佳班组长”、 “十大杰出青年”等光荣称号,2011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专业技能人才。
刻苦学习炼就一身过硬本领。1995年,不到20的侯志国技校毕业来到矿山,成为一名机电维修工。为尽快掌握矿井机电维修技术,侯志国虚心向老工人请教,向同行学习,遇到问题爱动脑筋、想办法,很快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并在2004年取得电钳技师职业资格。面对矿井机电控制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只有中技学历的他深知知识上的不足,自学成才成了他的人生目标追求。通过自学,他先后取得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科学历及工业自动化本科学历。他积极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使自己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先后取得电钳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导师带徒打造一流维修团队。近年来,华丰煤矿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的科学检修和正规化操作也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实际,侯志国作为“技术专家”动脑筋、想办法,创新“导师带徒”新思路,针对职工在现场检修和操作遇到的难题,采用互动式探讨法,与徒弟面对面地交流与探讨,使徒弟全面掌握正规操作和检修的要点,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他先后带徒28人,其中两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12人获高级工职业资格,5人走上班组长管理岗位。
自主创新复合型人才之追求。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已成为“双高级技师”侯志国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信念和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双高级技师”人才的良好风范。近年来,他先后完成创新项目30多项,其中,《简易连锁装置的设计安装》、《2610运输线KHA36-Z型保护应用》分别获矿五小创新一、二等奖;《干湿煤识别降尘装置》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井下胶带输送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获山东省煤炭科学技术三等奖。完成井下高温、淋湿、防爆要求的集中控制系统,并与矿井其他自动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联动,提高了矿井的安全可靠性,使运输系统更经济更安全。通过研究带速检测系统原理,他设计了由磁阻式传感器SX-1(2)与测速小车两部分组成的带速检测系统,该系统稳定,可靠性高。侯志国的小改小革在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减少了事故影响,增加了安全系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材料消耗,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为矿井安全生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连鹏 李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