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脐橙──舌尖上的故乡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史翔

  

  家乡奉节是一片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这里历史悠久、风景独特、文化源远流长。奉节古称夔州、自战国中期置鱼腹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雄甲天下的夔门、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闻名于世的白帝城,“高峡出平湖”的自然人文景观。诗仙李白两过奉节,写下了“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千古绝唱,诗圣杜甫曾寓居奉节,留下诸多佳作。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著名诗人无不游历奉节,吟哦挥毫,创作了上万首著名诗篇。因此,奉节又以“诗城”之尊享誉天下。这里还盛产脐橙,其脐橙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名扬天下,有“中国橙都”之称。

  故乡的脐橙因其果实外观呈短椭圆形或圆球形,表皮光洁,果中有小果,果蒂形似肚脐而得名。

  少小离家参军入伍的我,已阔别故乡20余载,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黄土高原到祁连戈壁,从贺兰山下到腾格里沙漠,从中原大地到首都北京,眼中的古迹名胜越来越多,却都能奇异地与故乡的橙树果影相对接,铺深延展,交错相映。人生之况味越品越有味道,但却无时不浸染着故乡脐橙的味道。作家古清生先生云:“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是比永久还久的。”我亦有同感。故乡脐橙的味道于我,尤如婴儿附于母体的脐带,无法割舍,始终牵扯我的情怀,故乡、童年、亲人,无尽的滋味,每每在舌尖萦绕,鲜活如昔,无法淡去。真可谓“橙难忘,诚难忘”。每当橙子成熟时,总忘不了叮嘱亲人给我捎上几筐,慢慢地剥皮,汁淌指间,细细地品尝,酸甜适度、脆嫩化渣、爽口清香,甘入心中,突然忘神,不知所以。佛经上说一花一世界,我却道一味一天地。人在这种味道中突然变得空灵、丰富起来。

  故乡的脐橙成熟在秋天。秋,在北国是清秋,收获之中透着萧杀。而在故乡,秋却是绿秋,硕果中饱含生机。放眼望去,满山碧绿,看村旁溪边,房前屋后,苍茫茫、绿油油,层层叠翠,盈盈吐碧,这是树之大观;金灿灿、喜洋洋,万金点缀,繁星辉煌,此是橙之印象。至于青绿橙黄相间,山光水色交晕,光影气象万千处,则令人无从下笔,只能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了。景色如画,人面如霞,无论是见近邻还是迎远客,乡亲们必然摘橙相送,手于青绿橙黄间,宛若摘星举照;舌尖唇齿留香之际,自是心醉而远之时。

  家乡产橙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鱼腹朐忍有柑官”;《新唐书》载:“夔州,土贡柑桔”。人文之光,无形无嗅,却又无处不在,同日月齐辉,并山高水长,滋润乡土,寄味川野。古云,有玉则山润,有珠则水朗,即是蓬庵草屋,一旦受过人文之熏陶,顿有诗情画意,作为“南方嘉果”的脐橙,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故乡的山水,漫步橙子林中,总不禁遥想当年,那位写下“离骚”的屈原大夫,是如何的一身青衫,是如何的意气超拔,又是以如何的热情写下《桔颂》,这满树金黄、一天清碧,到底给予了他多少生命感悟和回味?还有那位诗圣杜甫,一身清高,不服权贵,却甘愿在奉节管理柑桔园,在潦倒窘困中悠然写下“园柑长成时,三寸如黄金”的诗句。文化与精神,就是这样奇特,有时洋洋洒洒千言万语说不清一二,有时又简单到一株草、一棵树、一枚果,自能使人心领神会,不言自明。唉!还是尝一口橙肉吧,那里边聚散千年热土的清香与甘洌。

  记得有一次,得了感冒,药片吃了不少,却总也不管用。恰好家里送来了脐橙,惹动馋欲,一口气吃了几个,蒙头大睡之后顿觉身心轻健、神清气爽。让人感到脐橙不仅味美,还有药用之功效。于是乎,此后又多了一癖,见了好友都要推荐故乡的脐橙。有一朋友对此素来不信,一试之下果然见效,遂半开玩笑对我道:故乡水土能解离乡之忧,感动之情可化感冒之病。他一时的打趣,却拨到了我的心弦,也加深了对故乡脐橙的认识。人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物分得清楚,但更多时候还是把“人”与“物”联称,所谓“大人物”、“小人物”是也。照着庄子玄辩,人也是物,物也是人,人可化物,物也化人,橙子自然也能消病。说风俗、谈文化,故乡之脐橙倒可契情入理了。

  时至今日,故乡脐橙名声大振,连续被中国国际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奉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橙都”,奉节脐橙被授予“中华名果”。这让奉节人振奋,却也让我隐忧。正如一处胜地,未开发之前民风淳朴,待成名后又难免失去本色。果真如此,我甘愿时光倒回小时候偷枚橙子就要换来父亲的打骂,坏果子宁肯烂掉也不肯卖──那时,脐橙等同于诚实和良心。现在呢?随着回乡次数的增多,担心渐渐地消失,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没有变,科学的种植之道没有变,更重要的,是家乡人们的勤劳厚道没有变,肥依然是农家自然肥,高毒高残留农药一律拒用,乡亲们用心栽培、用情栽培、用德栽培,这正是一个好橙子的成长之道。橙树越栽越多、果实年年丰产,名气越来越响,收入越来越大,家乡人创造了养脐橙的奇迹,橙树也创造了养人的奇迹──“一棵橙树养活30万人”。

  树是摇钱树,果是黄金果,根是道德根,味是文化味。金玉其外,美于其中,秀于其本,情于其中,高天厚土,山高水长,千年历史,一脉相传。这是脐橙品质之所在,也是故乡人文伦理之传承。反省一己人生,我很自信地说,有什么样的故乡,就会走出什么样的人。我之所以能在红尘遮眼、物欲横流的情境之下,还恪守本真,不患得患失,一直本分做人,踏实做事,正是故乡脐橙之品质加上伦理的滋润,使我内心充盈,从容淡定。

  我为家乡的脐橙自豪,为自己是奉节人而自豪。正如父老乡亲嘴里的歌谣:“今日白帝艳阳天,千里库岸橙满园,三峡云雨化仙果,奉节脐橙美人间”。如果欧阳修到此,或许也要发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嘉果之间”的感叹了。

  难忘乡情,难忘脐橙,期盼家乡人民在“奉节脐橙”这张名片的引领下,奉着自然的节律,奉着文化的节度,奉着道德的节拍,奉着时代的节奏,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