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吸烟心理 欲说还休(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通平

  

  理解这个事例,我们就不难理解烟草之于人的精神心理的调适作用了,自古以来,酒被言作解愁之物,有道是“世途艰难钱作马,愁城欲破酒为军”,“借酒浇愁”成为古代士大夫和民间常用的“秘方”,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今人有“酒能解千愁”。科学已证明“酒”确有一定的“解愁”作用。烟草传入中国后,不久便成为“解忧草”、“还魂草”、“相思草”,烟酒并列为排忧解愁的“两大法宝”。烟草解愁的作用已被相当数量的吸烟者认可。吸烟比起喝酒来方便得多,比起“蹦迪”来可以频繁得多。大多数吸烟者认为吸烟非但不会影响思考,而且有助于思考,喝酒的人却很难这般宣言。格言说:“酒乱性”,没有说烟乱性,只说它有害健康,而这个说法并不包括思维。

  人活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愁”字包含着多少人生辛酸,世情冷薄。生存与竞争从来是动物面临的永恒课题,但在求生存的竞争中感受到巨大精神压力和可能只有人类了。在快节奏的剧烈竞争的社会,谁没有“愁上心头”的时候,生活无着落,爱情无指望、前途无光明会“愁”,商战失利、情场失意、会考落榜会“愁”,亲人反目、朋友反水、生离死别会“愁”,人生的许多不如意事,如孤独、惆怅、沮丧、烦恼等等,最终都可以落脚到心理上的一个字——“愁”。吸烟对解薄愁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可行办法。当你孤独的时候,烟可充当伙伴,袅袅青烟如泣如诉,让你顿生岁月之叹,时光之叹。化气为云的样子,使你有飘飘欲仙之感,几多不满,几多失意,在这一吸一呼中逐渐淡化为虚无。吸进五脏六腑的烟与你肝胆相照,使你荡气回肠,顿觉豪情万丈。有人把卷烟称作“欲望之烟”,吞吐进出之烟气里有多少欲望在燃烧,有多少追缅和怀想。有的烟民有意无意地接受了“烟可通神”的说法,把从中郁积的话语和美好的愿望,通过这直上九霄的烟雾传达给天神,冥冥中获得神明的指引和关照。人事不同,感觉有异,吸烟百味各人都可说出一通。

  吸烟具有缓解紧张和镇定的作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吸烟都表现了一种“闲遐”,并不在乎是否在工作时间吸烟。一般地说,人在吸烟时都是相对静止的,无论在车站、码头、街道、建筑工地,还是在茶坊,咖啡屋、办公室、以及乡村原野,田间地头,抽烟多半传递一种“轻松下来”的讯息。在非常紧张与疲劳的时候,吸烟者想吸烟,享受一下“休闲”,清楚这点,就容易明白那些悠然自然在休息时间吸烟的人会感到高度放松的道理。毕生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奋斗的阿拉法特曾声言:从没有为自己单纯的享受吸过一支烟。但当他吸烟的时候,看上去比处于一般工作状态时显得轻松,这种轻松是靠烟带给人兴奋的作用完成的。无论在多么紧张的工作中,吸烟使人获得了一点时间,一点休闲,这对于人在心理上说服自己,相信没有渡不过的难关是大有好处的。经验丰富的司法人员审讯嫌犯的时候,常常在关键时候递给他一支烟,压压惊,把事情想清楚,慢慢交代彻底,这时,吸烟对嫌犯来说明显起到了缓和紧张气氛和镇定的作用。更有押赴刑场的死囚,在临死之前往往只求有一支烟抽,他们拼命地吸食卷烟,以此来转移极度恐惧的心理,比较镇定地面对现实。

  烟做文章,酒作诗,吸烟的人普遍认为,烟具有提神醒脑作用,正规说法就是具有兴奋作用。久坐乏神,长夜苦熬,搜索枯肠,苦思冥想,点一支烟可暂驱倦意,就像汽车换挡,连不吸烟的人也相信烟具有这种功效。香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4600多种物质,其中有数种对人体有负作用已为科学实验所证明。依靠某种物质引起兴奋,无论如何在生理都是无益的,但为了获取胜利,有的烟民便把“吸烟”视为一种投入或付出。“吸烟有害健康”是理性的思考,可当人把吸烟看成为情所困时,他们有两种态度居主导,一种是“真有那么厉害么?一种是“顾不得了”。并为此寻找托词,如空气污染使每个人像在吸烟,乘飞机、车、船可致危险,生老病死的宿命结果等等,即在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对生命的威胁中,吸烟这种危害比较起它所给予吸烟者的满足来,算得上是“经济的”危害,也就是说它的“危害成本”不高,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还可以戒掉它。吸烟对人的神经到底有多大的刺激作用难以测算和估量,当一个人在文思窒碍时点一支烟就思如泉涌的 “显效”例子恐怕不多,而思考和写作时因吸烟而使其质量陡然发生进化的事也没有什么佐证,烟草使人愉快,兴奋和提神醒脑之功效,或者说烟草中所含的种种化学物质的兴奋功能,多半建立在“认为它有它才有”的基础上,当你认为烟草使你精神为之一振,增加了思考并获得了成功的信心时,你果然提高了思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