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拼会赢——体现了福建人“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打拼与自强个性,许连捷作为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和一位成功闽商,对“拼搏”这种福建人的精神特质做出了思想和行为的读解。
□ 吴海虹
许连捷自1985年创办恒安集团以来的20多年来,诚信经营,创新发展,将恒安由一个乡镇小厂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亿元、在全国40余家分公司、年销售收入100多亿元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领军国内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行业。
“吃螃蟹”掘出大疆域
坦诚、率真的许连捷,有问必答,不矫饰,不回避。
在创办恒安集团之前,许连捷只是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民。从农民到企业家,再到享誉一方的“泉商教父”,他完成了个人的完美嬗变。
1953年,他出生于晋江安海镇后林村。为了生存,他没念完小学就辍学了。他尽力想改变许家的窘困,但始终难能如愿。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许连捷开始在后林村创办服装加工厂。小规模的服装厂,没有品牌,仅靠赚取加工费,他认为“没有前途”。
1984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许连捷接触到了在香港已淘汰的卫生巾生产线。许连捷特意买回两包给自己的朋友使用并征求意见,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许连捷认为,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毅然决定将所有资金投入到当时在内地还是一片空白的卫生巾市场。
1985年,他创立了民企恒安集团,开始斥资进军卫生巾领域,成为国内最早从事卫生巾生产的“吃螃蟹者”。
1986年,花3万元,第一次做了“安乐”卫生巾的广告。
1987年,卫生巾进入上海,市场80%是安尔乐产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卫生巾市场迅速普及,恒安迎来快速发展期。
1998年,许连捷力排众议,在亚洲金融危机阴影尚未散去之时,毅然推动恒安成功登陆港交所。
21世纪以来,恒安集团产值先后迈过30亿、50亿、100亿、150亿元大关,在卫生巾、纸尿布和生活用纸三大领域占据国内市场领导者的位置。作为港交所上市公司,其市值超过1000亿港币,超过不少央企。
与时俱进追求无限
“恒安70%以上,可以说90%,卫生巾的利润来源于一个厂。你一定要领先,你就有钱赚,在这个厂里面你做到最好最棒,你的对手逃远了,你就赢了。”许连捷说。
再后来,在领教了国外新型的造纸技术后,许连捷又产生了“我要造纸”的想法。他找来了湖南一个造纸的工程师。做出来的第一张纸,可以比肩全球最大的第一品牌也是最大的公司造的纸。
许连捷并不想局限于纸业领域。
2008年,公司“跨界”收购福建亲亲食品,整合后的亲亲重上轨道。此外,公司还有多款日化产品在多省试推。如果他的愿望实现,恒安将成中国最有名的本土消费品公司之一,也将是宝洁公司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后者正是他心中的标杆。
20多年来,许连捷带动泉州一大批企业成功上市,并成为泉州民营企业一波又一波管理变革的倡导者,成为泉州民企抱团发展路上公认的引领者,因此,泉州民企界普遍誉之为“泉商教父”。
永远走在对手前面
许连捷告诉记者,泉州能有今天的经济规模,靠的是众多在市场大潮中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企业家资源。泉州企业家的特质是在同行中相互学习、不互相拆台、共谋发展,他们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吃苦耐劳,勤奋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具有不怕失败的创业精神。历届党委和政府敢于冒着政策风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更是泉州民营企业崛起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民营企业家要把握好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期,在二次创业中,加快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不要让外面的环境来逼你仓促应战,谁先主动调整结构,走在对手的前面,走在行业的前面,谁就是赢家。
大家都说恒安行业选得好。这个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充分,但做强并不容易。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恒安凭借“安乐”一枝独秀,几年间成就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我们知道这种低门槛产品好景不长,必须尽快调整结构,增加技术含量,提升产品质量。回想起来,假如没有1992年和2002年产品升级换代,也就没有今天的恒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