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战略管理

2012年06月2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份退单引发的跨国并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不久前,国内金属薄板数控剪切设备行业龙头恒立数控,在承接了日方SUMIKURA株式会社订单后遭遇退单,由此引发了一个中国小巨人恒立数控并购日本行业龙头的行动。

  □ 稿件采写 俞越

  

  “卖货就像嫁女儿,即使女儿嫁了出去,父母对女儿的疼爱也丝毫不会减少。”久负盛名的日本经营管理教父稻盛和夫的经典语录赫然张贴在位于浙江德清县武康镇的浙江恒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墙上。

  作为国内金属薄板数控剪切设备行业龙头,恒立数控一直在经营理念和行业技术上对日本企业推崇备至。经过7年的发展,恒立数控已成长为国内引领金属薄板数控剪切设备行业先进技术的企业。今年3月,恒立数控更是一举挥师出海,顺利并购了日本知名度颇高且规模最大的汽车产业用板材剪切设备制造厂商——SUMIKURA株式会社。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海外并购之前,国内金属薄板剪切设备80%的市场都是“恒立”的天下。借助此次并购,公司将完成一次“华丽转身”,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令人诧异的海外退单

  作为合作伙伴,恒立数控一直是日本SUMIKURA稳定的供应商,承接部分生产订单。日本企业以严谨、守时著称,几乎从未发生逾期付款现象。

  2011年5月,恒立数控在承接了日方订单后遭遇退单,这是之前的合作中从未出现过的。对此,恒立数控副总经理杨立颇感诧异。后来,通过侧面了解,杨立获悉,因为对方企业一些内部利益纠纷,导致企业高层发生变动,濒临停产。

  据了解,在市场成熟的日本,高企的人工、税务、原材料等成本压力下,企业拥有的正常合理利润只有5%。因此,尽管之前SUMIKURA拥有20亿元的订单,利润空间也很有限。

  “这是绝好的并购机会。”内部会议后,恒立数控当机立断,派遣工作小组赴日本,洽谈并购事宜。

  “临行前的心情又激动又忐忑。”杨立回忆说,按照当时的会议决议,要实现100%的股权收购,进而拥有日方的全部技术和商标使用权。这对首次进行国际并购的杨立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不出所料,日方最初完全不接受100%的股权收购方式,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日方明确表示,出售股权的行为不是为了简单获利,而是希望引进战略合作,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前后谈判多达十几次,最终战胜其他对手。”杨立说,他们说服日方的理由有三个:作为国内行业龙头,恒立数控拥有的国内外的市场资源,能为SUMIKURA带来全新的市场空间;另外,恒立数控保持数年30%的年增长率很好地证明了企业的成长性;最后,恒立数控在产品品质上的追求契合了日本企业的产品理念。

  “未来,汽车行业的主市场在亚洲,在中国。”这是谈判结束后,日方负责人说的话。

  

  吞并日本行业鼻祖

  作为一家专业设备制造企业,恒立数控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金属薄板剪切设备的研究开发,占据了国内金属薄板剪切设备大部分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有日本汽车行业鼻祖之称的SUMIKURA与恒立数控合作良久。”杨立是此次并购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在国际高端市场有所突破一直是公司的既有的战略部署。

  作为合作伙伴,恒立数控深悉有60年发展史的日本SUMIKURA株式会社是专业从事研发、制造汽车产业用板材剪切设备的企业,其拥有专业的研发技术中心,产品长期提供给丰田、奇瑞等知名汽车生产商。

  杨立透露,并购完成后,恒立数控将拥有SUMIKURA株式会社持有的商号、商标、专利技术、研发中心等资源,并藉此成为我国第一家拥有汽车产业用板材(包括汽车外板)剪切设备技术的企业。

  “今后,恒立数控将在钢材、汽车等具有高端制造业特性的产业链上获得更加有利的位置。”杨立告诉记者。

  并购完成后,SUMIKURA由原有经营管理团队带领,在日本独立运作,做最大程度保留,延续其品牌价值。

  “汽车产业用板材剪切在国内是空白,而SUMIKURA在日本是高端品牌,技术含量高, SUMIKURA的技术资源与恒立的成本优势可以无缝对接,利用其原有的市场和客户渠道,缩短供应链和销售环节,提高恒立数控的供应、生产和销售能力,又推动了公司国际化经营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