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题记】
2011年国发1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强调:构建以昆明新机场为西部重要航空枢纽的机场布局网络。同时,在民航总局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昆明机场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服务于云南桥头堡发展需要”。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以航空为先导、推进民航大省向民航强省转变。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确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转场运营,大力拓展国际国内航线。
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云南民航业如何快速和科学发展的这一时代命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要如何破题?
为此,记者专程赴云南昆明,专访了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副总裁、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总经理唐学范。睿智开朗、开拓务实的他,分别就昆明机场的厚重历史、锐意创新、腾飞跨越等方面,以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运筹的开拓创新思路,为我们给出了科学而正确的答案!
□ 木志兴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厚重历史:
“百年巫家坝”是厚重历史的
光荣记忆
★积淀百年历史,用云南民航文化精髓和精神铸造诚信机场
记者:长水国际机场今年即将启用,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在圆满完成她的历史使命后,也将告别她近百年的沧桑巨变历史,然而,其百年历史积淀的云南民航文化精髓和精神力量,却将继续感召云南民航人不断开创新的辉煌。请唐总概括介绍一下这些云南民航文化精髓和精神力量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唐学范:云南航空的昨天,是厚重而光荣的历史!
在中国的近代史和航空史上,云南航空业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云南民航的历史是厚重、辉煌的历史。
1911年,蔡锷巫家坝“重九起义”, 推翻了云南的清政府,巫家坝成为革命军的大本营。我们讲“百年巫家坝”,讲云南民航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就要穿越历史的烟云,回眸其中主要的轨迹和重大的事件,汲取文化的精髓和精神的力量。
从蔡锷巫家坝“重九起义”,到唐继尧秉承孙中山“航空救国”理论,在云南修建全国第二个机场、创办全国第一个航校,这几乎与世界民航发展同时起步,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先锋”精神,为云南民航文化奠定了基石。
在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巫家坝机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中心地位。在盟军通往中国战区的陆路交通被日军切断的情况下,以昆明巫家坝机场为基地的“驼峰航线”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成为连通中国和外部的空中生命线,保证了国际对中国战区的支援和物资供给,维持了民众抗战士气,起到了特殊的战略意义。当时的昆明机场小时高峰起降就超过了30架次,为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更是打造了云南民航胸怀天下的文化特征,给云南航空厚重的历史增添了彪炳千秋的荣耀。
新中国成立后,巫家坝机场成为我国外交沟通南亚、东南亚、西亚和非洲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也是中国打破国际封锁的两条空中国际通道之一。其中,1956年4月,昆明-曼德勒-仰光国际航线开航,成为中国沟通东南亚、西亚和非洲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至60年代,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昆明机场停留,敬爱的周总理因国事活动曾17次到昆明机场。
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中缅通航一周年总结报告》上作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的重要指示。周恩来总理的三句重要批示,以其对民航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概括而成为此后新中国民航工作的指导方针。云南民航的发展,催生了中国民航的指导方针,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云南民航在全国民航的特殊地位,甚至称之为中国民航的文化“发源地”也不为过,因为云南民航曾经的辉煌、总理的批示,足以让它当得起这个称号。这既是云南民航的光荣,也是云南民航的沉淀,更是云南民航前行的动力。
记者:2005年以来,昆明机场在行业内首开先河,联合65家驻场单位开展了“诚信机场”创建活动,应该说这是云南民航“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又一次胸怀天下的文化传承。并且,我们欣喜地看到“诚信机场”创建活动取得了突破和飞跃性的辉煌业绩。请唐总介绍一下“诚信机场”建设过程中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唐学范:昆明机场是云南省的窗口形象,是昆明市的城市名片,是云南机场的龙头和旗舰,必须尽全力提供安全、正点、便捷、舒适的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机场的职责和使命。
然而九个方面的问题和瓶颈却始终制约着巫家坝机场:一是体制的变化形成了大量独立的驻场保障单位,衔接配合难度加大,哪一家出现了问题,旅客只会说是昆明机场的问题。二是机场候机楼容量受限,按照设计规模是800万人次,可我们2005年就突破了1000万,去年保障了2229万,五年时间实现了翻一倍。三是达到了单跑道运行的极限,高峰小时39个航班,相当于一分钟半起降一个航班,而且超负荷运行容易使跑道破损严重。四是停机位紧缺。五是军民合用机场,空域冲突和流量受到限制。六是设备设施老化。七是机场被市区包围,净空问题、超高建筑物、电磁干扰、动物及人员入侵、鸽子和候鸟容易撞击飞机、洪涝灾害等问题严峻。八是人员的数量、质量跟不上生产的发展,员工从事民航这个高技术、高风险、高要求的工作压力巨大。九是转场工作难度大。这九个方面的情况,是国内外其他机场不能比拟的。可以毫不矫情地说,经营好巫家坝这样一个国际机场,殊为不易。
在困境面前,机场党委班子带领全体员工迎难而上,以创建“诚信机场”工作为杠杆,撬动了昆明机场工作的全局。2005年以来,机场党委把文明诚信创建工作上升到提升机场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形象、推动机场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作为重点工程来推进。
“诚信机场”的创建活动,既承载了企业的“物化力”(即硬实力),又结合了企业的“文化力”(即软实力),有机融合而形成了昆明机场企业的“综合能力”,推动了昆明机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诚信机场”的建设取得了九个方面的突破和飞跃:一是凝聚和整合了65家驻场单位的力量,形成了同创共建、奖惩分明的联动机制。二是形成了“围绕一个主题,打造两个机制,建设三只队伍,做到四不让,坚持五实作风,奉献六心服务,落实七要精神,抓好八个结合,采取九项措施,兑现十项承诺”的创建体系,营造了诚信服务、诚信管理、诚信经营、诚信做人、文明和谐”的氛围。三是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确保了平稳的安全态势,实现了保障航空安全60周年,确保了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四是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进服务工作,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和旅客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全国七大机场中名列前茅。五是管理水平努力与国际接轨,各项生产指标完成良好,连续七年盈利,实现持续发展。
2005年,昆明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10年,突破2000万人次,2011年保障航班起降19.12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229.6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7万吨。六是坚持“诚信为本、顾客为尊、安全为基、创新为魂、绩效为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使文明道德、诚信文化在机场落地生根,成为共同准则,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员工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七是员工队伍稳定,无违法乱纪行为发生,在服务社会方面表现突出。八是新老机场转场对接顺利推进。九是得到了国家、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昆明市委市政府、集团公司的表彰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得到了社会公众和主流媒体的赞誉。昆明机场贯彻了仇和书记“硬件不足软件补”的指示,落实了辛桂梓部长“创先争优树品牌”的要求,体现了省文明办李主任“迎难而上,成效明显”的评价。这三位领导的评价也点出了昆明机场工作的特色,展示出了机场作为昆明国际旅游城市的服务窗口和文明旗帜的风采。
“创建诚信机场,创新服务品牌”的举措,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展示了机场优质服务窗口的靓丽风采。实现了与机场安全服务效益、改革发展稳定、党建管理创新紧密融合,相互促进。
2011年12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表彰大会,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出席会议,授予了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这是一个涵盖四个文明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全国性最高荣誉。
锐意创新:
培育“昆明门户机场”并加快建设成为“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
★服务大局科学规划,严要求、高质量完成新机场建设和营运工作
记者:昆明新机场建设和成功转场运营,对云南经济更快地发展,以及在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面,都有哪些重要的战略意义?
唐学范:云南航空的今天,是创新而壮阔的舞台!
2010年和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者出台了两个11号文件,在这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昆明新机场的发展目标。 2010年中发11号文件《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培育昆明门户机场”;2011年国发1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强调:构建以昆明新机场为西部重要航空枢纽的机场布局网络。同时,在民航局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昆明机场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服务于云南桥头堡发展需要”。
首先,新机场将助推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长水机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空中走廊的最前沿,一方面,依托方圆16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以机场业务为核心,发展航空客运、货运、物流、机场购物、休闲度假、商务旅游等传统产业;另一方面,依托长水机场的区位优势发展具有临空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辐射中国西南周边地区14个城市,面向东南亚、南亚1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空中开放的最前沿,起到经济“发动机”的作用。
其次是助力民航强省建设和云南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型的国际航空枢纽是联结国际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的汇集中心,也是全球实现高能级生产要素的最佳融合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建成和成功开航将成为云南与世界连接的国际大通道,带动云南省经济方式、经营理念、对外开放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形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同时还能助推城市发展和人员就业。昆明巫家坝机场已经超负荷运行,且距离城区较近,制约了昆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机场搬迁后将解除净空条件对昆明市建设发展的限制,释放发展空间。同时,长水机场的建成和投运,直接从业人员可接近5万人,而间接从业人员是直接从业人员的3-5倍。在昆明食宿旅游的旅客每天会超过2万人,这不仅带动旅游业,还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作为历史的传承,将承担民航强国、民航强省、中国西南门户枢纽、西向开放桥头堡,以及推动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云南机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因此,我们要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要为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到无比光荣。
记者:昆明新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已经被中国民航局确定为“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和人性化的现代化绿色机场”的试点示范工程。请唐总介绍一下新机场是如何在国家及云南各级领导的关心下,科学而统筹推进工程建设的?
唐学范: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云南省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云南省20项重点工程之一。定位的近期目标是国内大型机场,远期目标是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印度洋区域,连通中东、非洲,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承担起实践国家“民航强国”战略和云南省“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重大任务,被中国民航局确定为“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和人性化的现代化绿色机场”的试点示范工程。
作为承载云南机场建设新发展和云南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希望的昆明新机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带领、各级领导的亲力亲为和省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自1998年启动,从选址到立项到各类审批完成历时10年。
自转场运营启动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每月在召开昆明新机场建设现场办公会时,同步统筹部署转场运营准备工作,并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重要问题进行决策与部署;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和民航西南地区空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多次赴现场进行实地检查指导,提出具体转场工作意见,明确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上下联动、全面提速,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召之即来、来之能办、办之能成的承诺;集团公司耐心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不断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引导和推动整个转场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国家民航总局、云南省委、省政府,还对昆明长水机场转场运营工作提出了“两个一”的要求,即:转场一夜完成,运行一次成功。昆明长水机场是国际机场,在转场运营的过程中,所有的运行标准必须要符合民航局的法规条例,还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民航条例。目前,长水机场结合民航局《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符合性审查工作检查单》和新版安全审计项目单的1887项具体审计项目内容,对人员培训、保障流程、系统设备、制度建设、程序审批和工程进度等各方面的风险开展了全面的评估工作。
腾飞跨越:
着力构建“国家航空运输门户”主枢纽机场
★跨越发展,为推动民航强省和民航强国战略添加助推剂
记者: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云南民航业的未来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下一步,长水国际机场在营运服务、市场发展策略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要施行?
唐学范:云南航空的明天,是进取而憧憬的跨越!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空域资源瓶颈已经打开。按照《机场容量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民航发〔2010〕52号),民航西南管理局按照“一次评估,分步实施”的原则(即:按2040年高峰小时飞机起降架次一次完成容量评估,并根据长水机场发展分步实施),组织开展了昆明长水机场容量评估工作,为转场运行后能获得更多时刻资源的支持做好了准备,为拓展完善航空网络开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我们已经出台了多项服务举措,来保障地面流程顺畅,并为运营模式的高效展开作出了诸多针对性的管理应对方案。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同时,我们还搭建好了与国际和国内航空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长水机场已经确定了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搭建一个公平公正便捷的平台,充分引入竞争的市场发展策略。长水机场建成并投入营运以后,空中和地面的瓶颈已然全面打开,筑巢引凤的时代已经到来。长水机场必须开拓性地走出去跑市场、争客户、寻合作,科学而真诚地把国际和国内优秀民航运输和管理企业请进来,或建基地、投运力、开航线,一切为了长水国际机场美好明天的合作,我们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决不懈怠!
记者:长水国际机场在启用后,将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为云南的各大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唐学范:长水国际机场在启用后,我们将加快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民航局将加大对支线航空的政策扶持力度,扩展支线网络。加强干线航班与支线航班的衔接,增加支线航班密度。选择西北、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和地面交通不便地区作为试点,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
以昆明长水机场为中心枢纽,带动省内机场发展,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云南省机场集团在省内共有12个机场,已基本形成以昆明机场为枢纽中心,全省干、支线机场和小型机场相互配合,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机场布局。长水机场投入使用后,基地航空公司航线将不断拓展延伸,机场的航线网络辐射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在货运方面,3.5万平方米货运站的建成将使长水机场货运能力迅速强大,枢纽辐射作用将越发凸显。二是引领和激活作用。目前,云南省内各机场共开通航线258条,昆明机场开通航线207条,占了80%。就算是按这个比例计算,长水机场航班增加将直接带动省内其他机场航班的增长。同时,长水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长,从消费者节约旅游成本角度看,旅客对版纳、丽江、大理、腾冲等旅游城市开发省内环飞航线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从而激活省内航空市场,有利于培育省级枢纽机场。
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回忆昨天是为了纪念昨天,为了总结昨天,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云南民航事业前景光明,云南民航人重任在肩。我们将共同努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云南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民航强省和民航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手记】
现场采访中,记者切实地感受到,“敢为天下先”的“先锋”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始终都在昆明机场人的心底澎湃着。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诚信机场”建设使得文明道德、诚信文化在昆明机场落地生根,并成为共同准则。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员工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在服务社会方面更是表现突出。
凭着不怕吃苦干事业的坚韧奉献,以及不断开拓创新谋发展的干劲和雄心,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停步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作为云南航空事业的历史传承,无疑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民航强国、民航强省的重任,并高效推动中国西南门户枢纽、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建设,必将为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