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最牛商会”的底气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当下,会员企业积极向高科技、生态环保、文化等产业领域迈进的步伐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榆林商会之所以“牛气”的真正原因。

  

  □ 袁学成

  

  成立3年多、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有会员近300家的西安榆林商会被陕西省内很多商会所羡慕,有些人私底下甚至称之为“最牛商会”。

  近日,为了给企业会员提供一个交流创业经验、互相学习借鉴的平台和机会,多渠道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生存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西安榆林商会在高新区瑞斯丽大酒店举行会员企业创业发展座谈会。

  此次会议成为了榆商精神面貌展示的一个窗口。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当下,榆商企业积极向高科技、生态环保、文化等产业领域迈进的步伐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榆林商会之所以“牛气”的真正原因。

  

  会员精英快速转型

  在很多人看来,榆林的大老板都是从事煤、油、气等资源开发的,但当天会员企业的发言足以让人们的传统印象得以改观。

  过去十年里,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是进行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及其装备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成功研发和应用了三类产品,在世界上均属于一流技术产品,全部被列入国家专项计划。其中探测器系列产品项目在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的公司在开发,在国内是唯一一家。

  曾经插过队,当过兵,甚至当过装卸工的杨正国于1985年创办了神木县第一家私营企业。虽然在淘到第一桶金后,他在红枣、活性炭两个项目上的经营都失败了,但是,他把发展科技产品作为自己一生的选择。如今,他已成为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公司的董事局主席、陕西德融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长,正从事着组织工程器官、生物质能源两个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典范。

  “我就是在靖边种土豆的冯小燕。”陕西涌泉居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小燕在轻松、诙谐的自我介绍中,谈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涌泉居是冯小燕从西安回到家乡投资的现代农业企业。2010年公司建起了生态马铃薯种植园,2011年初与全球第二大马铃薯加工企业美国康家食品集团蓝威斯顿公司进行的合作使公司得以迅猛发展。

  

  中小微会员有诉求

  座谈会上,中小微企业的负责人也结合自己的创业实践,如实反映了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各级政府和商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诉求,希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健康发展。

  单锦洲是陕北最早对年糕进行成品化包装和市场开发的开拓者,他说,作为小企业,也想把企业做起来,把产品做好,但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关键是自身的基础力量比较薄弱。“传帮带是很重要的,鼓励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些榆商给我以很大的帮助和启发,给我们指一条路就可以了,希望在商会的支持下,在抱团发展的氛围下,把企业做得更大。”单锦洲说。

  西安榆商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二军则建议,强化商会的会员信息管理化平台建设,使会员联系得更加紧密,帮助会员企业与市场良好对接。他同时希望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大企业家与中小企业家之间建立对口的帮扶机制,更好地实现抱团合作发展。

  长安园林有限责任公司的薛立子则建议商会成立三大平台。首先因为商会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都会遇到企业人才跟不上的问题,一些传统方式包括找猎头公司招聘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商会可以成立专门的人力资源平台,进行人才输送,为人才设立专业的发展路径;二是商会可以设立战略的研究机构,更为主动地出击,整合和利用政策,和相关区域进行对接;三是建议成立榆商银行,可以先从小额贷款做起,进而和基金公司对接,通过资本市场为榆商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