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投资意愿
重庆跃升第三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美商会在渝发布白皮书,对重庆提四个建议

  

  □ 郭欣欣 黄晶

  

  5月24日,中国美国商会在重庆发布《2011年美国企业在中国》(以下简称“白皮书”)。据了解,在去年有超过75%的美资企业在华获得盈利,此外,在美资企业有投资意愿的中国二线城市中,重庆的排名从过去的第七位上升到了第三位。

  记者了解到,“白皮书”是中美商会最重要的年度政策文件,被广泛分发给中美两国政府官员,迄今已是第14次发布。它代表了美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和贸易环境的整体评价,直接影响着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与美国对外经贸关系。

  据统计,在2011年,重庆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6亿美元(669亿元人民币),200家500强企业已经进驻。重庆GDP达1589亿美元(1万亿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6.4%。截至2011年底,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05美元(20250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5.5%。

  “这体现了重庆消费经济强劲的增长实力,并助推零售业较2010年有18.7%的年增长率。”中国西南美国商会会长王晓东表示,在对目前落户在一线城市的在华美资企业中,受到“较低的投入成本、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实的工业基础”等因素影响,企业在选择进入二线城市时,越来越倾向西部。“其中,重庆的增速最快。”王晓东表示,在最新的统计数据中,重庆已由过去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

  “随着惠普、戴尔等被广泛认可的企业的成功运营,重庆将在未来吸引更多的行业巨头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王晓东认为。

  近年来,随着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的终结,意味着外资企业在华大幅优惠税率将成为历史。接踵而来的问题是,要素成本上升是否会让美资流向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

  “吸引外资不只有税制因素。”王晓东认为,从企业目的上来看,若真正看好中国发展潜力的企业,他们不会撤离在中国的投资。中国的内需市场并没有真正带动起来,这依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

  

  新闻链接

  

  “白皮书”对重庆四大建议

  

  1、法律服务。2011年,近100家律师事务所新近落户于重庆,提前实现该市于2012年底前引进500家律师事务所的目标。随着重庆经济不断发展,法律服务业利润应会保持良性发展。

  2、人力资源短缺。重庆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几百所初级职业技能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库,但人才短缺问题仍然存在。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用工人数将增长30%,年度平均增长19%。

  3、保持能源持续供应,在能源短缺时期提升透明度,包括公布月度能源状况报告,或改善能源定价和分配机制。

  4、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