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现金流的日常管理要算两个账,一个大账,一个小账,财务向业务领域的渗透和延伸,这个非常重要。财务一定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领域,一定要取得战略的协同,和业务部门的衔接。
我们所做的是能源行业,能源是天生的高负债的结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做一个投资项目20%到30%是股东投资,剩下的是负债融资,这是一个高负债的。对于如何控制成本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财务管理需精细化
在整个企业发展历程中有三个阶段,上市前,上市中和上市后,在上市前还是依靠银行贷款,票据融资,传统的融资手段,确实是受国家政策的变动非常大。近期非常热的话题就是银行的利润非常高,尤其做产业的都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作为我们能源行业,利率有几个点的上升,就是利润的减少,财务管理精细化是非常重要的。
京能清洁能源从2009年底开始启动资产重组的过程,在2010年上市前我做了一个预计,融入了13亿的资金,一方面提供了建设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我们的负债水平。
第二步,在去年年底我们在香港上市,也融了20多亿港币的资金规模。同时我开始让下面比较有规模的企业做票据的发行。今年我们已经启动了公司债券,争取在上半年能有一个发行成功,大概不超过36亿人民币的一个规模。
从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都在围绕上市资金的工作在进行不断的拓展和延伸。当初公司之所以选择上香港上市,更看中的是海外资本市场的再融资的便利,从A股来看,20多年来我们资本市场是发展的,但是配股等各方面还是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想借助海外市场的平台,来为公司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多渠道解决现金流
我想做好现金流的日常管理要算两个账,一个大账,一个小账,财务向业务领域的渗透和延伸,这个非常重要。
第一,大账,财务一定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领域,一定要取得战略的协同,和业务部门的衔接,长远来说未来3到5年,短期来说一年之内公司有哪些重要的投资,公司一定要有数。
第二,明确了我们的投资规划之后,怎么落实,怎么分解,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日报,周报,月报,要时刻关注现金流的情况。我们集团自己有一个财务公司,这方面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对冲作用。去年一年经历了一个宏观调控很紧的寒冬时节,很多企业都是贷款难,去年一年除了跟上市的投行打交道,就是跟行长打交道是非常多的,多年来得到了银行的支持,在资金获取上还是有先天的比较好的一个方面。但是受大的环境影响,相比前两年来讲有很多工作要做。
所以说这个时候就更需要企业要精打细算,算透每一分钱。能源行业中的电力企业,我们的两端都是受控制的,发电的电价是受政府部门控制,我们最大的成本,天然气的成本也是受成本的管控。财务费用一旦有所变动,就会体现我们费用成本的增加。
如何做好财务成本的管理是我们每天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开财务工作会的时候,每次都要提到重点,既要确保资金安全,同时要降低资金成本,要达到两者平衡是很难的问题,但是也要尽力去做,在这一年我们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心血,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去拓展股权融资,以及利用上游的平台做一些债券类的,或者在香港做地产这样的考虑,另外考虑更多的渠道解决现金流的问题。
能源行业更注重是一个长期资金的来源,我建一台发电机组,投资规模都在30亿以上,资金量还是很大的。到了2015年,基本上要实现五环内烧燃煤的火电厂都要关停。还有环保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燃煤电厂对二氧化碳的污染是很重的,国家会有更大环保的要求。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机遇,因为我们是做清洁能源的,对我们资金的需求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我觉得作为财务工作者,这么多年是发展三个阶段的跳跃和提升。从最早核算型财务,管理型财务,再到价值型财务,这应该是三个瓶颈,一个是专业瓶颈,首先要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如果是海外上市公司你要通晓国际国内的会计准则,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其次你要运用一定的技巧,能够通过财务管理去运用一些管理方面的工具和手段,来提升我们管理财务的水平。
最后一个阶段,能够通过IPO,通过并购,资产重组等等更高层面的资本运作的手段提升整个企业的价值。现在的CFO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起码的专业基础,也不仅仅是管理技巧,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和我们CEO一起提升我们企业的价值。价值财务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