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皖北煤电技术领域的创新标兵,他是矿青年技术人员中的明星,他是国家级、省部级多项科技攻关奖项的获得者,他就是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皖北煤电百善煤矿技术科主任工程师——辛东京。
2002年7月,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专业毕业的辛东京,怀着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来到了百善煤矿,采矿专业的“科班”出身,让领导和同事们对这个个子不高,双目却炯炯有神的“新兵”,除了一份关切,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期待。
2002年,刚经受过市场阵痛洗礼的煤矿,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很多采矿专业毕业生都现实的选择了“另投他门”,而辛东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煤矿。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煤矿技术事业的热爱,初出茅庐的辛东京很快就在技术领域崭露头角。
2002年的百善煤矿已不再年轻,曾经意气风发的岁月正悄然老去,如何延长矿井寿命,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3000多职工的前途命运。面对《如何提高煤矿开采上限》这个大课题,小辛知道,理论上的成熟不代表实际的可行。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与地质人员一起探讨矿井的地形地貌、岩层构造,深入井下多次实地校验手上掌握数据的准确性。那段时间,熬夜成了家常便饭,但他从没叫过一声苦。一个领导开玩笑说:“别看小辛个子小,他的精神头,一般的大个子,还真比不过。”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经过与采矿专家的反复交流验证,一份《矿井提高上限可行性方案》摆到了矿总工程师的桌前,老总激动地说:“小辛,你可真了不起,我们煤矿人的观念中,浪费一吨煤都是犯罪,你可知道,这个方案,会让多少胎死腹中的煤炭起死回生!”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岁月记录下辛东京辛勤付出的足迹,也让他在人生道路上斩获下无数鲜花和掌声。伴随多篇论文在全国各大煤炭核心期刊的发表,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十佳首席工程师、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优秀员工、皖北煤电科技进步奖、淮北市科技进步奖、皖北煤电集团公司自主科技攻关奖、皖北煤电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也向他扑面而来。面对成绩和荣誉,辛东京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淡定,与这份淡定相辉映的是他对青年技术人员的关心。因为辛东京的名气,很多青年技术人员在遇到技术难题时都喜欢请教他,他也总是无私地给予他们帮助。该矿掘进三区技术员吴正海说:“辛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谈技术问题,三言二语就能切中要害,对我们提高技术水平启发很大。”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年,也是百善矿转型发展的关键年份。在这一年当中,辛东京一口气撰写出《老巷与沿空送巷平行零距离连接技术》、《沿空机巷与采区集运巷连接方式的探讨》、《百善煤矿残留煤柱“L”型开采技术》等切合矿井转型需要的技术文章,为百善矿平稳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
“矿井发展需要决定技术研究方向”,这是辛东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对自身职责的定位,准确的定位,让他像是一个亢奋的战士,随时为煤矿的光荣和发展,做好了准备!(胡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