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九问’大讲坛”开讲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教授应邀作了首场演讲

  

  4月23日,由成都律师协会主办、成都市锦江区司法局协办、四川九问律师事务所承办的“四川‘九问’大讲坛(第一期)”在锦江宾馆成功举行。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刑事错案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专题演讲。著名法学家,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龙宗智作了精彩的点评。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律师协会、锦江区司法局、高新区人民检察院以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讲座。

  今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在我国法律层面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遏止刑事错案、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公认为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何家弘教授以刑事错案为视角,以2010年颁行的“两个刑事证据规定”和今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相关规定为依据,深入地阐释了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何家弘教授指出,刑讯逼供获得的虚假口供是导致刑事错案的首要原因和直接原因,阐释了刑讯逼供从任意使用到限制使用、从合法手段到非法手段、从肉体折磨到精神折磨的历史沿革。通过对西方沉默权制度历史沿革的回顾,分析了非法证据的种类包括收集证据的主体、形式、程序、方法(或手段)违反法律有关规定的证据,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和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介绍了我国制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思路是对言词证据和物证、书证实行区别对待。在实践操作层面,从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角度分析了非法证据的法庭审查程序。

  龙宗智教授对何家弘教授演讲进行了点评,让全体听众真切地领略到了当今法学界两位学术高手华山论剑的风采,也享受到了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

  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四川九问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综合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该所律师团队拥有丰富的金融、房地产、电子信息、管理学(MBA)、法律、财会、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化工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其中还不乏已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并拥有扎实执业经验的多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诚如该事务所取名“九问”之寓意,“汇九天英才,问世间正道”。目前该所已入选四川省国资委中介机构备选库。

  据介绍,“四川‘九问’大讲坛”还将陆续邀请重量级的法学名家,围绕律师执业遇到的重大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讲解。

  省内律师界、新闻界的朋友,以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110余人参加了这次讲座。

  (本报记者  肖方林)